首页评论时政台湾华人国际财经娱乐文史图片社区视频专题陕西江西内蒙古山东吉林移民书画商城环保县域创投招商华商创新滚动

海外网>>评论

瞭望:遏制公款送礼就要让公款切实“姓公”【2】

2013年09月17日15:20|来源:《瞭望》新闻周刊|字号:

厉行节约,反对铺张浪费,刹住公款送节礼、公款吃喝、公款旅游和奢侈浪费等不正之风,十八大以来新一届中央领导人几乎逢会必讲,苦口婆心。其严肃吏治,限制公权力,“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建设廉洁政治的良苦用心,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拥护。

治理节日腐败,一直是党中央反腐倡廉的重要抓手。与赤裸裸的权钱交易不同,节日腐败行为往往是带着脉脉温情的“糖衣炮弹”,而不少党员干部就是倒在了这样的“糖衣炮弹”之下。

中国是个文化大国,讲究礼尚往来,逢年过节请客送礼是文明礼仪的基本组成部分,这本无可厚非,但变了味的礼尚往来,往往就畸变为权力寻租的谬种。如果领导干部认为在年节期间收受礼品礼金可以用“人情”的面纱规避查处风险,最终可能会在为人、为政方面一错再错。

不请不送,原地不动;又请又送,提拔重用。这句顺口熘也许言过其实,但一些落马干部的案例说明,一些握有人事任用权的干部,正是倒在了请客送礼的“糖衣炮弹”下。不管是中秋送月饼还是国庆送礼物,虽然打的都是人情幌子,但多数都是“暗度陈仓”,行的是权力寻租或利益交换之实。尤其是送礼由公款埋单,损害的是公共利益,更要严厉打击。此风不刹,财政资金就不能实现将每一分钱都花在刀刃上,不能完全服务于民生事业,党风政风不能根本好转,广大民众对党和政府的信任就会受到损害。

近些年来,正是因为“公款月饼”大行其道,才会出现“吃月饼的人不买月饼、买月饼的人不吃月饼”现象,以及天价月饼层出不穷、普通百姓“望月饼兴叹”的怪事。从某种意义上说,“公款月饼”就是天价月饼的罪魁祸首。

(责编:邹雅婷)

分享到:

时政国际评论台湾华人文史财经

最新热点>

杨惠妍相隔5年再次成为中国女首富(图)

大陆领队谈阿里山打人:寒心被北京同胞丢石子

热图>

视频>

论坛热帖>

热点推荐>

南京公交斑马线礼让 将路权优先还行人

上官婉儿墓考古再透细节 三大谜团逼近历史真相

评论|时政|台湾|华人|国际|财经|娱乐|文史|图片|社区|视频|专题|滚动

吉林|陕西|山东|江西|内蒙古|商城|创新|招商|县域|环保|创投|移民|书画|华商

网站地图 | 关于海外网 | 广告服务 | 海外网招聘 | 联系我们 |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海外网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京ICP备12041252号
投稿邮箱:tougao@haiwainet.cn
Copyright © 2011-2013 by http://www.haiwainet.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