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评论时政台湾华人国际财经娱乐文史图片社区视频专题陕西江西内蒙古山东吉林移民书画商城环保县域创投招商华商创新滚动

海外网>>评论

国人震惊:解放军歼-10或将成为舰载机【4】

2013年09月22日08:24|来源:海外网|字号:

一位俄罗斯分析人士曾推测称,中国之所以对 AL-31FN推力矢量发动机感兴趣,是因为有意打造一款舰载单发歼-10战机。他认为歼-10战机的鸭翼布局,加之精确的计算机控制以及推力矢量,有可能会使歼-10战机实现慢着陆,而这正是舰载机在航母上安全作业的关键因素。不过,这需要对机身与起落架进行大幅度强化与修改。舰载型歼-10战机必需要证明自己较之双发苏-33战机更加可靠安全——当时海军把苏-33战机视为首选航母舰载机。

据报道,一些美国分析人士还怀疑歼-10装有F-16战机那样的“遥控自动驾驶仪”。该系统可确保战机远距离飞行的准确性,甚至让飞机的飞行不依赖飞行员。一旦歼-10拥有该设备,便意味着中国在飞机控制、无线电导航乃至卫星定位等系统工程方面实现了自主,不光美国空军要修改己方一系列战机的技术指标和设备搭配,美国政府在执行对华技术封锁措施方面也要另起炉灶,所涉及的费用将是天文数字。

无论如何,所有迹象都说明中国不但已经成功部署了这款第三代战机,还会利用更好的发动机和有源电子扫描阵列对其进行升级。歼-10战机的诞生,为解放军空军及其客户提供了一款能够与美制F-16C/D Block 50+和波音F/A-18E/F战机抗衡的先进战机。与美制战机相比,歼-10战机具有明显的价格优势,而这正是其获得国际客户青睐的重要因素。

能轻易锁定F-16、F-2

中国航空工业第一集团公司副总经理耿汝光曾指出,歼-10战机、太行发动机和新一代空空导弹的研制成功,标志着我国成为世界上第四个能同时自主研发先进战斗机、航空发动机和导弹的国家,缩短了与发达国家的差距。歼-10战机已达到世界先进水平的战术技术要求,突破了以先进气动布局、数字式电传飞控系统、高度综合化航空电子系统和计算机辅助设计为代表的一系列航空关键技术。

据介绍,歼-10战机加装了国产JL-10脉冲多普勒雷达,搜索距离为100~130公里,攻击半径为80~90公里,可同时跟踪6个目标,并选定4个加以锁定摧毁。至于武器装备方面,歼-10战机的进气口下方前起落架左侧加装有1门半埋入式双管23毫米机炮,其机身下设计了11个挂架:6个在机翼下、1个在机腹下中轴线上、其余4个为机腹下方两侧半共开工的串联挂架,标准配置下载弹7000千克。

歼-10原型和预生产型机大多挂载两枚PL-8(以制“怪蛇”Ⅲ)近程红外制导导弹。歼-10的武器系统还包括已在歼-11上使用的俄制空空导弹(R-73近程和R-77中程主动制导导弹),以及中国的PL-12中程雷达制导空空导弹。在执行对地攻击时,歼-10也可携带国产和俄制的空地导弹和激光制导炸弹(包括鹰击-8K反舰导弹和新型鹰击-9反辐射导弹),以及非制导炸弹和航空火箭弹。该型战机还可以挂载红光-I型红外线搜索吊舱、BM/KG300G 防卫干扰吊舱、KZ900 电子侦察吊舱、蓝天导航攻击吊舱、FILAT 前视红外线轰炸导引吊舱等。

据传歼-10战机还加装了电磁攻防系统。在这种系统的支持下,歼-10战机能够轻易将攻击雷达锁定美制F-16和日本的F-2战机。值得注意的是,日本的F-2战机正是美制F-16战机的升级版机型,既具备较强的空中格斗能力,又可长时间滞空执行任务,而且比F-16战机的机翼面积大25%,搭载更多武器,仅导弹和炸弹的外挂点就有11个。

正如马来西亚《吉隆坡安全评论》文章所言,歼-10的空战机动性能较为优秀,加上采用国产的霹雳-12中距导弹与霹雳-8近距格斗导弹,可完全应对F-16普遍使用的美制AIM-120与AIM-9空空导弹。更重要的是,歼-10战机出现较晚,综合考虑了各国战机优势之后,内部空间设计较大,具有升级改造的空间和潜力,计算机系统也更为先进。

(责编:牛宁)

分享到:

舰载机 歼10 腹黑 推力矢量 第三代战斗机

时政国际评论台湾华人文史财经

最新热点>

北京10余男子小区内玩集体“性派对”被抓(图)

台军情部门解密:戴笠如何剿共

热图>

视频>

论坛热帖>

热点推荐>

南京公交斑马线礼让 将路权优先还行人

上官婉儿墓考古再透细节 三大谜团逼近历史真相

评论|时政|台湾|华人|国际|财经|娱乐|文史|图片|社区|视频|专题|滚动

吉林|陕西|山东|江西|内蒙古|商城|创新|招商|县域|环保|创投|移民|书画|华商

网站地图 | 关于海外网 | 广告服务 | 海外网招聘 | 联系我们 |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海外网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京ICP备12041252号
投稿邮箱:tougao@haiwainet.cn
Copyright © 2011-2013 by http://www.haiwainet.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