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评论时政台湾华人国际财经娱乐文史图片社区视频专题陕西江西内蒙古南粤中原成渝山东吉林移民书画商城环保县域创投招商华商创新滚动
2013年10月10日07:30|来源:海外网|字号:
【作者声明:此文只是学术探讨,节选于本人主持的研究报告,欢迎批评指正,谢绝谩骂攻击。】
以美国民主为特征的现代西方民主,的确不错,生活在美国的各国民众都有切身体会;欧洲老牌资本主义国家的民主制度及其国家制度,虽然越来越老化,但总体上也不错。我之所以说不错,是因为这种制度环境下的本国公民,只要勤劳,就会其乐融融、安居乐业。但是,这些制度,的确不适宜今天的中国,不适应的核心原因是,这种西式民主在中国尚不具备实现方式,也未必适合中国社会的主流群体意志和现实诉求。
谁是当今中国社会的主流群体呢?显然不是那些权大、财大、法大的群体。中国是一个传统的农业大国,几千年来,面朝黄土背朝天的民众靠自己的辛勤耕耘,支撑着国家的运转。虽然改革开放大大加速了城镇化步伐,但事实上仍有不少于8亿民众生活居住在县域农村,因此,以农民为主体力量的县域范围内的城乡民众,仍然是中国社会的主流群体。而少数政治精英、知识精英、财富精英的思想、思维、欲望及诉求,能够代表这个国家的主流社会群体精神及物质诉求吗?
当然,中国社会的主流群体自然越来越非常喜欢公平公正、民主自由的社会制度,希望有尊严地在自己的国土自由迁徙和生存发展,但是,真正适宜于他们胃口的民主的实现方式是什么呢?这是一个及其严肃且需要审慎考量的问题。现阶段真正要民主、要宪政的是那些群体呢?一不是各级权势阶层,因为民主和宪政会使他们失去既得利益;二不是广大基层民众,他们还不没有意识到、也不具备用民主和宪政换取自身生存价值的能力,他们的民主价值是,把选票投给给他们送现金最多的和能够威胁住他们的人。看看今天中国农村村级民主选举,民众的选票不是被绑架就是被买走骗走。真正需要西式民主和西式宪政的是越来越多,但尚不构成主流群体的、没有走运、不被关注和正视部分知识阶层,这无疑是一支可贵的、越来越需要执政阶层重视的力量,但他们目前尚不能替广大民众做主。
我们只有深刻地研究欧美社会发展演进的历史后,才会明白他们的民主制度建立的前因后果。以美国为代表的现代西方民主制度制度,建立在三个必要的前提条件下:一是社会各阶层的主流价值观及其对民主与政治的知识及制度,具有高度的认同感;二是以中产阶层为主的处于社会中低阶层的广大民众,其思想观念及文化意识,已经形成了高度一致的主流意识,面对不同利益群体的政治代表,可以独立自主、不被“绑架”地用选票表达自己的意愿;三是独立成熟的法治体系保障了其民主意愿。
而中国的情况则是:1.复杂的利益结构及利益群体,则导致社会各阶层对民主与政治的歧见很大,即便是知识阶层也相互争斗,尿不到一个壶里;2.更重要的是中国尚未形成强大的中产阶层,处于刚刚解决温饱问题的广大基层民众,尚未形成主流意识和成熟的价值判断,根本不具备“独立担当”选票的意识、责任很能力;3.而中国的法律构架、运行机制也处于半生不熟的阶段,对西式民主与政治根本上有排斥作用。在这种情形下,如果重新经历“返祖重来”的血与火的洗礼,炼制出西式民主政体及机制,那恐怕需要亿万民众付出更加惨重的代价,而那些把持大量财富和资源的既得利益者,只需用一张机票就可以把国家大部分财富转移出镜,到头来傻眼的还是普通民众。
以中国目前的社会“土壤”现状来看,国家的政治权力构架、社会运行机制及民情态势等,有以下几个特征:
![]() |
(责编:牛宁)
民主制度 多党竞争 西式
网站地图 | 关于海外网 | 广告服务 | 海外网招聘 | 联系我们 |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海外网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京ICP备12041252号
投稿邮箱:tougao@haiwainet.cn
Copyright © 2011-2013 by http://www.haiwainet.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