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评论时政台湾华人国际财经娱乐文史图片社区视频专题陕西江西内蒙古南粤中原成渝山东吉林移民书画商城环保县域创投招商华商创新滚动
2013年10月10日08:59|来源:第一财经日报|字号:
难打的“翻身仗”
2012年7月印发的《“十二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就将航空装备产业列为高端装备制造产业中的第一个项目,明确提出要突破航空发动机核心关键技术,加快推进航空发动机产业化。之后更是有专家提议,将航空发动机列入国家重大科技专项,以有利于国家资金直接投入航空发动机的研制。
在抢占发动机市场大蛋糕的“战役”中,一直担负着我国军用飞机和民用飞机零部件研制任务的中航工业集团,最近几年也加速了在航空发动机领域的突破和布局。
中航工业集团董事长林左鸣此前对本报记者指出,“十二五”期间是中国航空发动机研制的关键时期,中航工业将全力发展航空发动机技术,拟自主投入100亿元,“决心打个发动机的翻身仗”。
目前,中航工业集团旗下主要有三家上市公司涉及航空发动机的研制,航空动力(600893.SH)、中航动控(000738.SZ)、成发科技(600391.SH)分别是中航工业发动机公司主机、控制系统和传动系统这三块业务的产业化发展平台。
与此同时,中航工业还在尝试通过海外收购的方式,以加快获得国外先进的发动机技术。今年7月,中航工业旗下的中国航空技术国际控股有限公司就完成了对德国Thielert航空活塞发动机公司资产收购的交割,这是中航国际继2011年4月收购美国大陆发动机公司之后在发动机领域的又一次收购。
通过收购美国大陆发动机公司和德国Thielert公司的资产,中航国际得以成为全球唯一拥有全系列航空汽油活塞发动机和全系列航空煤油活塞发动机的供应商,不过,这类发动机主要应用在通用航空市场。
合作困境
而在2009年由中航工业、上海电气(集团)总公司和上海国盛(集团)有限公司等合资成立的中航商用飞机发动机有限责任公司(下称“中航商发”),则标志着我国民用航空发动机的自行研制进入实质性阶段。这家公司的任务,主要就是研制与国产大型客机C919配套的国产发动机,将来还可能研发更大推力的发动机,比如适合250座级的大型客机的发动机,甚至也会开发配套支线飞机和公务机的发动机。
不过,国产化研制的道路并不平坦,由于在技术、材料、设计、制造等各个方面均缺乏经验,中航商发随后还是选择与国外成熟的发动机生产企业以合资的方式来进行初期的研制,与德国MTU航空发动机公司签署了一项关于在上海组建商用航空发动机合资公司的关键条款协议,双方组成的合资公司将基于中德双方各自优势,共同研发150座级商用大涵道比涡扇发动机,装机目标正是中国商飞公司正在研制的C919大型客机。
值得注意的是,德国MTU航空发动机公司是德国唯一独立的航空发动机制造商,在低压涡轮、高压压气机、制造技术和维修技术上处于世界领先地位,不过,其并不属于全球主要商用飞机发动机制造商的阵营,占据绝对市场份额的GE、罗-罗和普惠,均未走传统的“市场换技术”之路与中航商发合资合作。
![]() |
(责编:宋胜男)
军用发动机 高压压气机 涵道比
网站地图 | 关于海外网 | 广告服务 | 海外网招聘 | 联系我们 |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海外网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京ICP备12041252号
投稿邮箱:tougao@haiwainet.cn
Copyright © 2011-2013 by http://www.haiwainet.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