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评论时政台湾华人国际财经娱乐文史图片社区视频专题陕西江西内蒙古南粤山东吉林移民书画商城环保县域创投中原招商华商创新成渝滚动
2013年10月10日10:48|来源:海外网|字号:
中国开始调整经济结构,使之更多地依赖消费而不是投资,图为一名市民在上海一超市内购买衣物。
海外网10月10日电 美国《大西洋》月刊10月4日载文《想了解中国的现状么?不要看国内生产总值》,摘要如下:
对中国的国内生产总值(GDP)数字的解读即便在最好的情况下也会是困难重重的———但是如果这些数字本身就靠不住,又该怎么办呢?尽管中国经济数据的真实性是一个值得争论的话题,不过对这些数据持批评态度的人士存在两个基本的担忧:
第一是透明度———中国历来对其采用的统计方法闪烁其词,其发布每季度GDP增长率的速度让人对这些数字的准确性产生怀疑。第二,中国的全国性数据并不总能与省级政府提供的信息对上号,有时会存在10%的出入。
不管怎么说,GDP对于经济的健康而言并不是最有效的衡量指标。六年前,中国领导人称中国经济“不平衡、不协调和不可持续”,流露出北京对于中国当时过于迅速的增长速度感到不安。中国领导人的担忧反映了一种越来越强烈的共识,即中国经济过分依赖于投资和出口,而对消费的依赖不足。例如,如果地方政府下令兴建一家工厂,GDP就会上升,即便最后没有人利用这家工厂制造产品。正如中国褐皮书国际总裁利兰.米勒所言,结果,GDP统计数字成为了经济成长、而不是生产力的指标,从而使它完全失去了衡量经济状况的功能。
北京希望改变这种局面,调整中国经济的结构,使之转向一种更多地依赖消费而不是投资(以及更多地依赖服务业而不是制造业)的形态。但是这种变化不会在一夜之间发生,而且在中国这样一个国家,强劲的GDP数字仍然掩盖了经济中的结构性弱点,从而让这种数字变得没有意义。
那么我们可以使用什么样的衡量标准?
![]() |
(责编:牛宁)
经济成长,经济数据,GDP增长率,经济现状,大西洋
网站地图 | 关于海外网 | 广告服务 | 海外网招聘 | 联系我们 |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海外网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京ICP备12041252号
投稿邮箱:tougao@haiwainet.cn
Copyright © 2011-2013 by http://www.haiwainet.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