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评论时政台湾华人国际财经娱乐文史图片社区视频专题吉林陕西山东江西内蒙古南粤商城创新中原招商县域环保创投成渝移民书画华商滚动

海外网>>评论

熊丙奇:港校应针对内地生源变化推进办学改革

2013年10月15日07:52|来源:北京青年报|字号:

  据港媒报道,香港城市大学一硕士课程的内地生选读“以粤语授课”的班,却要求老师改用普通话讲课,引发香港学生不满对骂。老师只能讲一句粤语,再用普通话翻译一次。

  这其实不应该在内地生和香港生之间引发“骂战”。从根本上说,这暴露有的香港地区高校并没有做好生源变化的准备。之所以有内地生对城大“以粤语授课”的班不满,原因不外乎这些内地生并不懂粤语,而当初学校招生时,或并没有告知对方有的课是全粤语上课。那么,解决这一问题,办法无非有二:其一,学校对原有用粤语授课的课进行调整,比如用普通话授课、英语授课,或者分设普通话班、粤语班。其二,在招生时明确告诉内地考生,学校有部分课是粤语授课,要求懂粤语。这是把学校的教学形式告诉学生,以便学生做选择。毋庸置疑,前者是学校顺应生源变化的积极应对,后者则很难适应生源变化和学校发展需要。

  这个问题从办学角度看,就成了港校在招收内地生源时要不要对原有教学方式进行改变——坚持不改变,可能使港校在内地的招生受影响,一些学生可能因语言问题不会选择港校;而做出改变,则需要学校董事会在听取教师、学生意见的基础上进行决策,也需要学校面对多元的生源结构对办学定位、战略进行全方位的思考。

  一所国际化的大学,是需要生源多元化、国际化的。所以,对于这起因授课语言而引起的“对骂”问题,城市大学的办学者必须引起重视,采取适当的应对措施。这对其他大学也不无启迪价值。任何一所大学办学,都必须针对受教育者的变化做出积极的改变。针对来美中国留学生人数逐年增长的教育现实,全美教育界人士就举办研讨会指出,国际学生人数增长增加了改革本土课程设置的需求,同时也为学校各方面的服务带来挑战。这是对受教育者负责的做法,也是保障一所学校人才培养质量的必须。

  香港地区高校是不是也应该做这样的准备呢?近年来,内地考生选择港校的越来越多,只有进行有针对性的课程改革、教育教学方式改革,才可能更好地发挥港校的优势,这不是要求学校改变传统的办学风格,而是为所有受教育者提供更好的教育服务,把学校办学水平提高到一个新的层次。

  事实上,大学不仅应该针对生源结构这种显性的变化进行办学改革,而且,应该分析学生的具体情况,更新学校的学科设置、课程设置,调整传统的教育教学方式,只有这样才能在坚持学校办学特色的同时做到因材施教。(熊丙奇)

(责编:宋胜男)

分享到:

生源 办学定位 港校

时政国际评论台湾华人文史财经

最新热点>

云南被官员强奸幼女常做噩梦 醒来一直哭

民国火车车厢分等级 郭沫若坐不起头等车

热图>

视频>

论坛热帖>

热点推荐>

中国42%成年人财富超1万美元 超全球均值

崂山逃票地图太坑人 走野路三大学生跳崖

评论|时政|台湾|华人|国际|财经|娱乐|文史|图片|社区|视频|专题|滚动

吉林|陕西|山东|江西|内蒙古|南粤|商城|创新|中原|招商|县域|环保|创投|成渝|移民|书画|华商

网站地图 | 关于海外网 | 广告服务 | 海外网招聘 | 联系我们 |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海外网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京ICP备12041252号
投稿邮箱:tougao@haiwainet.cn
Copyright © 2011-2013 by http://www.haiwainet.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