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评论时政台湾华人国际财经娱乐文史图片社区视频专题吉林南粤商城创新中原招商县域环保创投成渝移民书画IP电视 华商滚动

海外网海外网>>评论>> 正文

蒋小舟:清廉楷模现身说法,精简接待轻松为官

2014年01月24日08:11|来源:海外网|字号:

“我到一个地方出差,一看房间里摆了两包烟,就说拿走,为了两包烟不值当犯错误。还摆了一盘水果,我说水果也撤了吧,撤了我安心,咱接待办的同志也安心,都不犯错误啊!”。21日,河南省人民会堂,中央纪委法规室主任侯觉非以亲身经历的鲜活事例,给河南省直机关以及省辖市、直管县等管钱、管车、管接待、管监督的近1000名“实权人士”上了一党生动的廉洁教育课。

很长时间以来,公务接待已成为了公职人员一项不会公开的“日常事务”,甚至在某种程度上超越了日常工作的重要性,成为相互之间联络感情,甚至决定项目成败与否、影响上下级印象的重要环节。然而,无节制的公款接待其害无穷,成为了官场中一大“毒瘤”,必须予以清除。

公款接待奢侈化首先是会滋生腐败,无数的腐败渎职案件背后都有公款接待、“权钱交易”的影子,酒桌上的表现往往能决定正事的成败。于是,有多少接待就有多少腐败,有多少腐败就有多少弄权和渎职。如果这种不良风气一旦蔓延,长此以往必然会造成亡党亡国的危害。公款接待奢侈化带坏的是党风党纪,损害的是党和政府在人民心中的形象。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如果党员干部大搞排场,公款吃喝、享受,必然会丧失群众的信任,失掉立党的根本,最终只能是自食其果。同时,大肆公款接待,不受节制的“官奢”必然会衍生出贪污腐化、盘剥百姓或者一大批的“官赖”,受害的是人民群众。

其实公款接待、公款吃喝的官员往往并不是本意使然,而是环境和“潜规则”所致。一旦周遭都这样做,本来纯洁的干部便很难“出淤泥而不染”。搞接待的被迫依照“惯例”规格大手笔,而被接待的往往也是不好意思拒绝“好意”,这样一来二往,人人都养成了奢侈的“习惯”,官场自然就形成了不良风气。如此奢靡之风的盛行对于党员干部来说也是一种负担,没有可供参考的接待规定,往往是不得其法,甚至一不留神就会“得罪”上级或者同僚,真是“苦不堪言”。在这样的条件之下,清廉二字经常只能是建立在干部的主观能动性之上,靠的是官德和良心,而最靠不住的也往往是人的主观意愿。

如今有了公款接待的严格规定,人人都不得越雷池而行,无论对于人民群众还是党员干部都是一件好事。无规矩不成方圆,而有了规矩便有了依照的标准,一切按规定办事,接待者和被接待者都能松一口气了,照章办事往往是最轻松的。

领导干部现身说法,用自己的切身实例来教育干部队伍,这样所起到的作用远远大于单纯的说教。既能拉近双方距离,使得感同身受,又能免去枯燥的规定条文局限,还能增强信服度。如果能有更多的干部楷模讲自我事迹,倡清廉作风,必然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文/蒋小舟)

(责编:牛宁)

分享到:

分享到唐人街BBS

党的性质

评论时政国际娱乐文史地方华商

热图>

最新热点>

春运表情:春运途中餐(组图)

娱乐炫图>

最新排行 >

史海钩沉>

精选图片>

视频>

论坛热帖>

猜你喜欢>

“2014国际中华小姐竞选”泳装薄纱俏佳人

北京秀水街大厦楼顶"长"出两层楼

评论|时政|台湾|华人|国际|财经|娱乐|文史|图片|社区|视频|专题|滚动

吉林|南粤|商城|创新|中原|招商|县域|环保|创投|成渝|移民|书画|IP电视|华商

网站地图 | 关于海外网 | 广告服务 | 海外网招聘 | 联系我们 |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海外网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京ICP备12041252号|京ICP证130063号

经营性网站
备案信息

投稿邮箱:tougao@haiwainet.cn
Copyright © 2011-2013 by http://www.haiwainet.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