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评论时政台湾华人国际财经娱乐文史图片社区视频专题吉林陕西山东江西内蒙古南粤商城创新中原招商县域环保创投成渝移民书画华商滚动

海外网>>评论

刘佳: 素质教育改革应着重夯实基础教育【2】

2013年10月22日15:13|来源:海外网|字号:

“充分尊重学生个性”的理念为何不可行?

学生,特别是中小学生,心智发展并不成熟,这个时期的很多学生缺少明确的目标和精准的自我认知。笔者在担任老师时,曾教过一个四年级的学生,这个学生曾对笔者言:“我最大的理想是想当胡锦涛”,笔者深赞之,并鼓动其为之努力。但不到一个月,此君又一脸严肃地说:“我不想当胡锦涛了,因为当主席没意思。”很多同龄孩子的优点与缺点都闪烁在这个学生的身上,也就是多思而又多变。

中国传统教育的理念有其巨大的合理性,任何一种教育都是难以面面俱到的,我们必须坚持其中的主旋律,完成这一阶段的主要任务。基础教育的根本目标是夯实每个学生的知识基础。当他们长大成人后,面对专业发展以及走向社会后的职业选择时,基础教育阶段的知识储备可以支撑他们做出自己喜欢的选择,这才是最重要的任务。因此,老师的传道授业对中小学生来说极其重要,基础教育的教学工作仍要以“师生为中心”,以夯实基础知识为第一要务。

“素质教育”被过分抬高的原因是什么?

首先,混淆了基础教育与应试教育的概念。考试本来只是对学生知识掌握程度的一种评价方式,而不是一种教育方式。事实上,应试教育下也的确涌现出了一批知识基础过硬,能够适应岗位技术需求的优秀人才。但是,这样的评价制度也使一些不擅长考试的人受挫,他们可能具有其他方面的优势,而单一的评价制度使他们的才能得不到彰显。总之,基础教育是一个教育阶段,而应试是一种评价机制。

其次,我国推动“素质教育”的改革,缺少一线教师的参与。

目前,我国教育界推动教育改革的主要力量有三种,一是主管教育的政府部门,二是理论界的专家,三是一些企业人士。因此,中国的教育改革缺少一线教师的参与,多为顶层设计,缺乏实践性。我国的“素质教育”改革具有三个特征,一是多为政绩工程,二是“理论”与实践脱节,三是很多素质教育的举措成本太高,对提高学生素质的作用却有限。

任何教育改革的方案设计,应该多听取一线教师的意见,在日常“教学”工作,必须激发“师生”双方的积极性,实现双方充分互动,才能提高教学效率。老师应着眼于学生的差异性,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但基础教育的中心任务绝不能动摇,夯实学生的知识基础,为日后的人生选择提供充足的知识储备,才是基础教育的核心任务。

(责编:张婷)

分享到:

素质,教育,基础

时政国际评论台湾华人文史财经

热图>

最新热点>

朝鲜画家的北京宣传画:中国人着革命军装K歌

台北富商思念亡妻 携新婚妻烧炭自杀(组图)

视频>

论坛热帖>

热点推荐>

佛山男子疑遭被追债爬高压电塔上演"雷人秀"

崂山逃票地图太坑人 走野路三大学生跳崖

评论|时政|台湾|华人|国际|财经|娱乐|文史|图片|社区|视频|专题|滚动

吉林|陕西|山东|江西|内蒙古|南粤|商城|创新|中原|招商|县域|环保|创投|成渝|移民|书画|华商

网站地图 | 关于海外网 | 广告服务 | 海外网招聘 | 联系我们 |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海外网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京ICP备12041252号
投稿邮箱:tougao@haiwainet.cn
Copyright © 2011-2013 by http://www.haiwainet.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