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评论时政台湾华人国际财经娱乐文史图片社区视频专题吉林陕西山东江西内蒙古南粤商城创新中原招商县域环保创投成渝移民书画华商滚动

海外网>>评论

外媒:解放军东风-21导弹引美焦虑 关注度超航母下水【2】

2013年10月28日09:59|来源:海外网|字号:

摘要:在中国由陆向海的战略转型过程中,至少面临着三大挑战:美国的海上霸权、西太平地区民族主义情绪上升、破碎的地缘政治与制度治理的缺失。

  2012年9月中国第一艘航母交付使用,引起周边国家的广泛关注,2013年4月中国海军副总参谋长宋学表示中国将不止拥有一艘航母,未来会建造更大的航母。美国军方的评估认为,中国航母不会被用于与美国一较高下,而是改变了周边海军力量平衡。

  日本和印度一东一西,似乎在框定中国海权发展的空间限度。 钓鱼岛的争端经久难解,与“冷战”时期形成的“第一岛链”情结不无关系。在世界海战史上,只有美国与日本进行过航母对决战,虽然日本因战败而不能有国防军,但是日本海上自卫队依然是世界上最先进的海军之一。日本一直寻求与东南亚国家的海上合作。而印度近期宣布退出美日印三边海上军演,避免刺激中国,但这并不意味着印度会默认中国海权的发展,因为印度对海权也抱有深深的兴趣。未来中国海权发展的主要方向还是在印度洋,因为中国经济与战略正在“向西看”,从新一届中国外交团队的出访路线便可窥一斑。向西看无非陆上与海上两途:“丝绸之路”的历史遗迹是中国走向欧亚大陆的路标;而从海洋进入欧亚大陆、非洲大陆必经印度洋。可以预见,随着中印两国的发展,在印度洋上将会有更多的交集,如何彼此理解与合作是个问题。

  在日印中间的南海最近也是麻烦不断。中国新外长王毅首秀,便选择了南海周边的东南亚四国,足见南海问题的紧迫性。从长远来讲,中国终归成为太平洋和印度洋的“两洋国家”,而南海是勾连两洋的咽喉要道,菲律宾和越南成为中国在南海的“瓶颈”。

  主权国家观念被西方殖民者引入亚洲之后便成为地区秩序裂变的催化剂,民族主义情绪更是将领土纷争变得不可妥协。在绝对主权观念之下,领海的纷争似乎是一个无解的困局。从黄岩岛到仁爱礁,南海地区的历史边界、法理边界与实控边界交叠在一起。如果先理清边界,再重建秩序,或许百年都不够。南海地区面临的问题还是一个由破碎地缘政治结构与制度缺失造成治理难题。

  从朝鲜半岛到印度这一由陆向海的边缘地带分属不同的地缘政治系统,从而使中国海权发展面临着一个破碎的地缘政治环境,区域性的安全秩序缺失。冷战期间,美国虽然想建立亚洲版的北约,但未能如愿,只是通过不同的多边或双边军事同盟建立了一个以美国为轴心的联盟体系,美国的盟友之间未必是朋友,如日韩。换言之,在欧亚大陆向海洋延伸的过渡区域一直处于破碎之中,美国也没有整合的能力与意愿,给中国带来的挑战就是崛起的中国海权面对的是一个如蛛网一样的海洋环境。

(责编:邹雅婷)

分享到:

中国海军,航母 东风-21导弹

时政国际评论台湾华人文史财经

热图>

最新热点>

人大校内开俄式餐厅 两人一餐吃掉半月伙食费

娱乐炫图>

点击排行>

视频>

论坛热帖>

热点推荐>

温岭:医护人员保护被杀医生遗体(组图)

崂山逃票地图太坑人 走野路三大学生跳崖

评论|时政|台湾|华人|国际|财经|娱乐|文史|图片|社区|视频|专题|滚动

吉林|陕西|山东|江西|内蒙古|南粤|商城|创新|中原|招商|县域|环保|创投|成渝|移民|书画|华商

网站地图 | 关于海外网 | 广告服务 | 海外网招聘 | 联系我们 |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海外网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京ICP备12041252号
投稿邮箱:tougao@haiwainet.cn
Copyright © 2011-2013 by http://www.haiwainet.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