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评论时政台湾华人国际财经娱乐文史图片社区视频专题吉林陕西山东江西内蒙古南粤商城创新中原招商县域环保创投成渝移民书画IP电视 华商滚动
2013年11月01日08:48|来源:海外网|字号:
第二名:俄罗斯SS-27/白杨-M洲际弹道导弹。俄罗斯新一代的洲际导弹分为陆基的SS-27/白杨-M和海基的SS-NX-30/布拉瓦,两者均为莫斯科热工技术研究所(MITT)研制,由于白杨-M只是单弹头洲际导弹同时投掷质量超过1吨,改进为多弹头的呼声一直很高。2007年5月俄罗斯首次试射新型分导式多弹头(MIRV)的固体洲际导弹,编号RS-24。截至目前的信息看,普遍认为这是白杨-M的多弹头版本,这也得到了莫斯科热工所的官方证实。
SS-27/白杨-M是俄罗斯大力宣传的新一代洲际导弹,它1987年开始研制,乌克兰的南方设计局协助研制白杨的莫斯科热工所共同开发,本身是白杨导弹的升级。苏联解体前已经有两枚初样弹送抵普列谢茨克发射场。苏联解体对俄罗斯战略核力量尤其是固体洲际导弹设计制造产生了极大的影响,白杨洲际导弹的很多关键部件如导航设备由乌克兰开发,俄罗斯实际上失去了固体洲际导弹生产能力。
1992年俄罗斯决定以原有的白杨-M设计为基础研制一种纯俄罗斯的固体洲际导弹。1992年莫斯科热工所全面接手研制,使用了大量白杨的成熟设计和现成部件,开发进度很快。1994年12月20日白杨-M就开始了首次试射,仅仅进行了4次试射就正式定型,这甚至比预定的6次试射还少,而苏联时代的洲际导弹研制一般需要15~20次试射。
白杨-M的试射次数太少并不是军控条约的影响,《削减战略武器条约 I》中,允许原型阶段最多7次试射,定型服役前最多20次试射。白杨-M快好省的研制过程主要是为了尽快具备生产能力,同时也有节省研制经费的因素,俄罗斯自称白杨-M优化的测试试验节省了210亿卢布(1995年币值)的巨额经费。白杨-M实际上是在没有经过充分测试,也没有多少性能提升的条件下迅速服役的,因此服役后继续进行了密集的测试,截止2000年底白杨-M进行了累计12次试射,包括一次机动版白杨-M的试射。
作为白杨的升级版本,白杨-M在大量继承的基础上有少量改进。白杨-M三级直径分别为1.86米,1.61米和1.58米,全长22.7米(地井版本)/22.3米(机动版本),导弹质量47.2吨,投掷能力约1200千克。白杨-M使用一枚80万吨的核弹头,射程11000千米,制导精度达到了前所未有的200米。自1998年服役部署以来,白杨-M就是俄罗斯战略火箭军的掌上明珠。
由于同期美国加快了弹道导弹防御的进度,甚至不惜退出了《反导条约》,俄罗斯对外宣传中极力渲染白杨-M的高性能,号称使用速燃发动机具备更高的加速能力,再入机动弹头可避开末段拦截,高性能诱饵等措施对抗陆基中段拦截,同时可防御高能激光的拦截和近达500米的核爆炸拦截。
不过从白杨-M的研制目的和研制时间看,它开始是白杨洲际导弹的替代品,目标是全俄罗斯产的洲际导弹,20世纪90年代俄罗斯境况不佳,那么短的时间内也不可能开发出超高指标的洲际导弹。从目前的资料看,宣传中白杨-M洲际导弹最可靠的能力恐怕就是抗核加固了,但为突破核反导拦截,各核大国30年前就为核弹头增加了抗辐射和中子流的能力。再考虑白杨-M的机动版本比地井固定部署的版本晚了将近10年,白杨-M的发展可以说是匆忙上马,快速服役,边服役边测试边升级的螺旋开发模式,1997年定型的导弹不可能具备速燃发动机,机动弹头这些先进技术。
陆基洲际导弹发射场身处俄罗斯腹地,助推段处于俄罗斯境内。美国弹道导弹防御局评估后认为即使对伊朗助推段拦截都很难实现,更不要说拦截俄罗斯的洲际导弹了。随着美国新一代SBIRS/PTSS天基预警卫星的服役,缩短助推段也无法降低被探测的概率,但更换发动机对于导弹设计变动太大,因此白杨-M并没有使用速燃发动机的动力。
![]() | ![]() |
(责编:宋胜男)
洲际导弹 1986年 机动弹头
网站地图 | 关于海外网 | 广告服务 | 海外网招聘 | 联系我们 |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海外网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京ICP备12041252号|京ICP证130063号
投稿邮箱:tougao@haiwainet.cn
Copyright © 2011-2013 by http://www.haiwainet.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