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评论时政台湾华人国际财经娱乐文史图片社区视频专题吉林陕西山东江西内蒙古南粤商城创新中原招商县域环保创投成渝移民书画IP电视 华商滚动
2013年11月06日13:39|来源:人民网-环球人物|字号:
核潜艇要求“团队一条艇,百人一杆枪”,这种特殊模式,对每个艇员的政治素质提出了更高要求。不久前,第11艇员队官兵出海执行一项重大任务,主机兵孟祥磊在进行例行设备巡检时,突然发现舱室温度在逐步上升。他仔细查找后,终于发现某排放系统吹除管路周围有微量蒸汽漫出。“糟糕,出现蒸汽泄漏了!”孟祥磊顿时紧张起来:此时,潜艇正处大洋深处,如果不及时处置,很可能直接导致主动力丧失,严重的话潜艇会“滑”向大海深处。他立即向值更舱室长报告情况,两人商讨出了应对方案。孟祥磊冒着高温,又迅速加工出一个新部件,更换上去。故障得到了及时解决,潜艇摆脱了危机。
还有一次,艇员们带着试验任务进行远航训练,要求验证复杂海况条件下核潜艇新型通信天线的可靠性。这时,通信天线突发故障。指挥员果断决定:连夜浮起更换。艇长朱振国决定亲自带领突击队出艇,然而,他和航海长、值更官刚登上舰桥,就被大雨狂风给“推”了回来。朱艇长咬咬牙,嘴里蹦出两个字:“再上!”3个人紧紧抱在一起,粗大的绳子拴在腰上,费尽九牛二虎之力,终于挂到了艇边的护栏上,建起了临时抢修的“通道”。通信班长黄超也带领6名艇员登上舰桥,顺着绑好的绳子,把自己绑在艇舷上进行操作。黄超描述当时的场景:那时的大浪打到脸上,犹如刀锋划过般的疼痛;坐在左倾右晃的艇舷上,比坐过山车更加惊险。3个小时后,终于重新更换了通信天线,试验取得圆满成功。
在更多时候,对核潜艇来说,出航就是出征,下潜就意味着战斗。
推荐阅读
![]() | ![]() |
(责编:宋胜男)
核潜艇艇员 深度计 1970年
网站地图 | 关于海外网 | 广告服务 | 海外网招聘 | 联系我们 |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海外网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京ICP备12041252号|京ICP证130063号
投稿邮箱:tougao@haiwainet.cn
Copyright © 2011-2013 by http://www.haiwainet.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