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评论时政台湾华人国际财经娱乐文史图片社区视频专题吉林陕西山东江西内蒙古南粤商城创新中原招商县域环保创投成渝移民书画IP电视 华商滚动
2013年11月11日09:50|来源:中国青年报|字号:
《经济学家》:土地与国企改革将决定会议成败
英国《经济学家》杂志(11月2日至7日)的封面文章认为,如果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能够在国企改革和农村土地制度改革两个领域有大胆突破,那就证明会议及其开启的变革确实“意义重大”。
邓小平启动的改革进入了新时期,中国廉价劳动力不再无穷无尽,权势大而效率不高的国企在扼制竞争、吞占金融资源,大规模的资本配置不当把私营企业和普通存款客户推向劣势地位。
关于国有企业改革,改革蓝图上未提及私有化,但习近平仍可用其他办法使国企更商业化、更易于被问责。最佳做法是把国企所有权转到国家社保基金名下,国企董事会成员由社保基金任命;还应该切断国企享受廉价金融服务的优惠特权,继续放松对利率、汇率和资本流动的管制,为人民币完全可兑换铺路。
但从长远来看,更重要的还是农村土地制度改革。这不仅因为逾13亿中国人中近一半仍在农村,更是因为农村改革迟滞与地方政府财政危机互为牵连。地方党政官员依赖“土地财政”太久,农村征地卖给开发商盖楼看来弊大于利。
![]() |
(责编:牛宁)
实现经济 改革 重大意义
网站地图 | 关于海外网 | 广告服务 | 海外网招聘 | 联系我们 |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海外网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京ICP备12041252号|京ICP证130063号
投稿邮箱:tougao@haiwainet.cn
Copyright © 2011-2013 by http://www.haiwainet.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