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评论时政台湾华人国际财经娱乐文史图片社区视频专题吉林陕西山东江西内蒙古南粤商城创新中原招商县域环保创投成渝移民书画IP电视 华商滚动
2013年11月15日09:20|来源:海外网|字号:
节目现象的形成一方面为芒果台赢来了一枚足以与《我是歌手》比肩的优质品牌。
另一方面,全民范围的传播与网络发言的无责任亦让《爸爸》的舆论环境开始失控,部分网友对小朋友正常的玩闹进行过度解读,用成人的价值伦理进行“正义”的预判—于是“王诗龄心机论”“Kimi娇气说”“张亮父子虚假论”等声音平地而起,有网友甚至揣着“三岁看八十”的论调,从四岁的Angela“喜欢坐在地上哭”这一细节为其贴上“任性妄为”的标签—这与节目组的价值初衷相背离,亦是对小朋友的不公。
除了粉丝的“捧”与“踩”,在媒体罔顾职业伦理的推波助澜下,各种孩子周边的八卦YY也在蔓延滋长,眼见着一大波亲子节目正在逼近,虽然未必每个都能像《爸爸去哪儿》一般大红,却也值得大众对这类节目思考更多、承担更多。
小朋友在电视节目中引起关注后应该做怎样的心理“回归”与建设?明星父母在镜头前有无暴露出情商教育的优点或不足?
为了孩子的成长,节目组与媒体在保证节目效果、新闻点的同时应承担起怎样的责任?对于不可控的网友,专业人士的建议又是什么?
南都娱乐周刊独家联手资深情商教育专家张怡筠博士、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院副教授李小曼老师,并深度对谈数位资深少儿节目制作人与导演,共同探讨亲子节目热潮中作为观众、节目组、媒体及家长等各方面的伦理尺度与自我修为。
(责编:张婷)
爸爸去哪儿,森碟,田亮,kimi,天天,林志颖,王诗龄
网站地图 | 关于海外网 | 广告服务 | 海外网招聘 | 联系我们 |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海外网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京ICP备12041252号|京ICP证130063号
投稿邮箱:tougao@haiwainet.cn
Copyright © 2011-2013 by http://www.haiwainet.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