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评论时政台湾香港华人国际财经娱乐文史图片社区视频专题 新加坡吉林南粤商城创新中原招商县域环保创投成渝移民书画IP电视 华商滚动 纸媒
2013年12月23日09:03|来源:金融时报|字号:
摘要:中国社会正在经历多重转型,这一历史性过程究竟是如何发生的?真实中国人的生活究竟是怎么样的?个体、家庭、社区三个层次各自遭遇何等的变化与冲击?如何解释这些现象? |
社会现象的异质性
异质性指在同一个总体中,不同的个体有不同的特征。异质性包括群体间的异质性和群体内的异质性。以教育水平对收入的影响为例,具有不同教育水平的群体,他们的收入会不同:教育水平高的群体收入更高,教育水平低的群体收入更低。这是群体间异质性的体现。然而,即使在同样的教育水平的群体中,不同个体的收入也会有很大的差异:这些差异既可能是由一些可以观察到的特征导致的,如性别、年龄、移民情况、认知能力等;也可能是由一些难以观察到的因素导致的,如社会关系、工作准则、运气等。这些是群体内异质性的体现。再举一例,我们的研究发现,农村户口的儿童的精神状态要差于城市户口的儿童;而在城市或农村内部,来自低家庭收入家庭的儿童的精神状态要差于来自高收入家庭的儿童。当然,即使是在具有同样收入水平和同样户口性质的家庭,不同的儿童的精神状态也一定存在差异。
很多的统计分析通常会犯两方面的错误:一是以平均数代替总体特性,因而经常出现总体中个体或群体“被平均”的现象。“平均数”并不是万能地反映总体的指标。以收入为例,尽管中国家庭收入的平均值在两期调查间有了很大的增长,但是最高的上海和最低的辽宁,无论是在收入的多少,还是在收入增长的幅度上,都有着很大的地区差别。二是只关注总体的特征或变动趋势,却不关注总体内部具体个体/群体的特征与变化趋势,从而忽视或错误理解了形成总体特征及影响总体变动趋势的真正原因。以对收入不平等的衡量为例。尽管基尼系数显示,中国在两期调查间有了下降的趋势,但是,这是否一定意味着中国的不平等程度降低了呢?事实情况是,基尼系数只是一个总体上衡量不平等程度的指标。2010到2012年间基尼系数变低主要是由中间阶层以及农村收入水平的改善带来的,而最高收入阶层与最低收入阶层的相对差距,即贫富两极的差距,并没有减小。中国的贫富差距问题实际已非常严重,但如果我们仅仅以基尼系数这一个反映总体特征的指标来评估中国的不平等程度,我们就不能了解到影响总体变化趋势的实质所在,就可能对中国经济不平等的真实状况做出错误的估计。
以上两类错误都是因为忽视了社会现象的异质性而导致。确实,社会现象的异质性增大了社会研究的难度。然而,好的实证研究可以克服,至少可以一定程度上克服异质性所带来的困难。我们在我们的研究中采用了两个策略。第一,通过社会分组减少异质性,从而可以有效解决上述第一类错误。读者可以看到,城乡、地区、收入、年龄、性别、教育是本书经常用到的分组变量。通过分组,我们可以更清楚地描述社会现象,而不是简单地以“平均数”代之。比如,通过性别分组我们发现:虽然建国以来妇女的社会地位有了大幅度的提高,但她们在工作地位和政治参与方面相比男性仍然处于弱势。通过城乡或户籍的分组我们可以看到:非农人口在教育水平、认知能力、健康状况、就医条件等方面都要高于农业人口;城镇儿童相比农村儿童长得更高,自尊程度更高,精神状态更好,记忆力与数学能力更强,普通话使用更频繁,等等。
通过分组,我们也可以更好地解释社会现象,如,在研究收入差异的时候,我们不仅通过对城乡、地区的分组发现这些分组变量对收入的重要影响,同时还通过对工作单位性质的分组发现:有家庭成员在体制内工作的家庭的人均工资性收入均值要远远高于没有家庭成员在体制内工作的家庭,单位属性也是影响到当前中国家庭收入差异的一个重要因素。
第二,追踪分析可以有效解决上述第二类错误。所谓追踪分析,是对总体中同一样本在不同时点上的追踪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是解决总体异质性、描述总体状态变化、解释总体变动的因果关系的非常有效的一个途径。本书在收入的变化、贫困的变化、住房状况的变化、健康状况的变化等多个方面都使用CFPS追踪数据进行了追踪分析。以我们对贫困的研究为例,尽管中国仍然有不低比例的贫困人口——该比例远远高于官方统计的数据,但是,通过追踪分析我们会看到令人欣慰的一面,近七成的贫困家庭在两年间实现了脱贫,约8%的家庭虽未脱贫但贫困状况得以改善。这意味着,虽然贫困的状态在总体上存在,但在不同的时期陷入贫困的并不是同一批家庭,大部分的家庭能够在一段时间内摆脱贫困。另一个例子是对个人满意度的测量。虽然影响个人满意度的因素很多,有些因素我们可以比较容易观察到,如年龄和婚姻状况,但更多的决定性因素我们难以观察到。而利用CFPS对同一群被访者在不同时间的跟踪数据,我们能够确认健康状况的变化是影响个人满意度变化的一个重要因素。
结语
针对社会现象的多元性、复杂性与异质性三大特点,《中国民生发展报告 2013》采用了多种研究策略。一是现状描述,我们力图通过对CFPS数据的分析以及国内外不同来源数据的比较,反映社会的真实状况;二是总体趋势分析,我们用两年的数据比较来反映中国社会在不同方面的总体变化趋势;三是通过追踪分析对固定群体开展动态监测,避免异质性问题给人们带来的误解。以上三个研究策略是本报告相比其它报告最大的特色与优势,我们希望通过我们的努力能够帮助读者建立起对当前社会以及社会变化的更全面深入的认识。
总的来说,尽管我们全书都在致力于探讨中国社会的现象及其变化,但可以肯定的说,我们对社会的理解依然有限,我们永远都不可能完全解开中国社会之谜。然而,这是否意味着对社会的研究之于社会就没有价值了呢?是否也意味着社会学研究应该放弃这些看似徒劳无功的努力呢?
当然不是。中国的实证社会科学还刚起步不久,现在急需积累知识。虽然我们不可能完全解开中国社会之谜,然而,好的实证研究却能帮助我们越来越接近社会现象与社会变化的本质。一方面,好的数据收集是我们认识社会的基础。CFPS项目在问题设计、样本抽取、数据质量等方面的优势为相关主题或领域的实证研究打下了坚实基础,尤其是跟踪性数据的长期收集将使CFPS的价值随时间的积累而愈发突出,这将为我们将来进一步认识中国社会提供更有力的支持。另一方面,科学的实证研究方法与统计分析手段的使用,及其在实践过程中的不断改进与完善,将进一步提高我们认识社会解释社会的能力。所以,对于本书报告的研究结果,我们感到自豪,因为我们不仅已经成功地开始了一项具有历史意义的工程——关于中国社会与中国家庭的全方位的跟踪调查(CFPS),而且已经立足于现有的数据对社会有了更进一步的发现。对于未来,我们依然充满信心。即使我们每一次的努力仅仅是向社会的本质迈进了一小步,但对于这个多元、复杂而充满变异的社会来说,每一小步都将是巨大的进步,都将具有巨大的学术和社会价值。如果我们的努力也能让读者对社会的认识更进一步,我们将无比欣慰。
中国社会学家 谢宇 张晓波 李建新 于学军 任强
![]() |
(责编:牛宁)
当代中国 平均数 认知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