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评论时政台湾香港华人国际财经娱乐文史图片社区视频专题 新加坡吉林南粤商城创新中原招商县域环保创投成渝移民书画IP电视 华商滚动 纸媒
2013年12月23日14:18||字号:
这两条加在一起,意味着这是一个庞大的潜在市场,剩下的只是如何引爆。当然,身为局外人,我不知道这个概念是谁最早问到或提出的,陈先生或鸿道的其他员工、邓先生或成美的其他顾问,好像成美和特劳特两家还为此大动干戈。我认为大可不必,即便有多寡之分,按照中国传统也应该是人人有份。伟大如毛泽东思想都是集体智慧结晶,区区王老吉定位何必争来争去?
有了定位,鸿道公司并没有立即疯狂地大做广告。有两个原因:其一,这个定位还只是一个假设,能否被非传统消费区域所接受需要验证;其二,分销队伍、渠道和地面推广的能力皆准备不足,仅靠广告是无法拉动市场的。于是,鸿道公司稳妥为上,先进入福州市场试验。此为一石二鸟之计:既能验证定位是否成立,若成立又打造了标杆市场,为后续启动全国招商和地面推广奠定基础。这是鸿道的聪明之处。
2005年,我进入福州市场调研。一个饮料批发商谈及鸿道当年三顾茅庐求代理分销而被他拒绝,还痛悔自己缺少眼力。我问,同行有谁看到了王老吉的成长。答曰,没有一家较大经销商愿意代理。
面对此情此景,鸿道公司另辟蹊径,不再寻求分销,而是专做推广。鸿道派人来到麻辣火锅类的大排档餐饮店,提出两个建议:其一,免费赠送饮料作为火锅店的促销品;其二,免费提供两名促销员帮助理台。此间道理,明眼人一看便知,不再赘述。如此,鸿道公司一条街、一条街地复制开来。很快,市场引爆,经销商纷至沓来。
后面的事情,坊间的报道就很多了。有了样本市场,鸿道公司更有底气大势运作了。2003年开始出击全国市场,当年广告预算从1千万增加到4千万,当年销售额超过6亿;2004年,广告支出1亿多,销售额超过15亿。而后几乎每年翻番,一路翻着跟头增长,到双方大打官司之前的2011年,鸿道公司销售超过160亿元。
二、从商业角度看双方的官司迷局
首先说鸿道公司,经历如此险境纯属咎由自取。一个租赁的品牌,养的再大也是别人的孩子,而且养得越大风险越大,如此简单的道理鸿道公司不会不知晓,想来是心存侥幸或惰性使然。换做有长远思考的公司,可能早在诉讼发生之前若干年就坚决切换品牌了,至少应该在陈鸿道取保潜逃的2005年之后就该考虑。
再说广药集团。从商业角度看,我认为广药集团在2010年之前就确定要收回王老吉品牌,只不过是一直在寻找合适的时机。这是战略所决定的,而非意气之争。我的理由如下:
第一,广药提出的诉讼理由是“补充协议中品牌被贱租”,多少有些牵强。从公开资料看,补充协议有两份,一份发生在2002年11月,租赁合同延长到2013年;另一份发生在2013年5月份,租赁合同延长到2020年。彼时,鸿道公司经营不善,2002年底请成美公司做顾问时,成美报价80万元人民币,鸿道提出资金紧张能否折算为5%的股权,被成美拒绝。这意味着在陈鸿道看来,当时的公司只值1600万元;而成美认为这都不值。如此比较,每年500万的品牌租赁费很难称为贱租。
第二,2010年11月广药集团向外公开宣布了以“王老吉”品牌为核心的大健康产业发展战略,提出用5年时间打造覆盖食品饮料、药酒、药妆、保健、运动器械等各大领域的500亿销售规模的集团。从常理推断,一个有两家上市公司的规范运作的大型集团,不太可能轻易提出一个战略框架,而更可能是深思熟虑之结果。
![]() | ![]() |
(责编:宋胜男)
王老吉,加多宝,凉茶饮料,王老吉凉茶,市场整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