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评论时政台湾香港华人国际财经娱乐文史图片社区视频专题 新加坡吉林南粤商城创新中原招商县域环保创投成渝移民书画IP电视 华商滚动 纸媒
2014年01月07日09:44|来源:海外网|字号:
跳广场舞的“中国大妈”被那些饱受噪音伤害的人报复的事件已经发生了很多起了。现在,从被放藏獒咬,被泼粪,升级到了她们被钢珠枪“枪击”。
一百多年前,德国哲学家叔本华也有个类似的举动。他曾经饱受一个女邻居噪音的伤害,结果控制不住把她推下了楼。
为什么会发生这类事情——我的意思是,为什么那些喜欢制造噪音的人们,不愿意从心里面去体验一下噪音对于别人在精神上、心理上的巨大杀伤力呢?他们是如何失去这种对他人痛苦的感受能力的?
我想起了一年前在中山大学珠海校区门外非常简陋的大排档里所吃过的一顿饭。那是在有陌生人存在的空间中,我吃得最轻松,同时也最愉快的一顿饭了。
大排档在一个饮食区里。这个饮食区卖烧烤、炒饭、炒粉等吃的东西,价格便宜,当然, 看上去也不卫生。如果没有中山大学的学生出现,这是一个比城中村还要“低端”得多的社会底层聚集区域。
我要了一碗5元钱的炒粉。老板是一个中年妇女,面容苍老憔悴,但带着友善的微笑。食客中,一个年纪应不到30岁的妇女,带着她的小女孩,一边吃一边和老板说话,并不时友好地看我一眼。此外,还有一个中年男人,一个约十二三岁的男孩。
在那种氛围中,我强烈地感觉到一种彻底的放松,自然。这是在一个熟人社区才有的体验,比如在过去的农村和国企的家属区里。
但对于我而言,他们都是陌生人。在一个陌生人社会里,我们在精神上、心理上,激起的“本能”反应就是紧张,有着心理防御,因为陌生人的存在,或多或少总是意味着不确定的风险。虽然情况远没有法国哲学家萨特所说的“他人就是地狱”那么夸张,但一个陌生人的存在,对于我们来说总是一种威胁。
![]() |
(责编:宋胜男)
人性本能,社会,心理防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