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评论时政台湾香港华人国际财经娱乐文史图片社区视频专题 新加坡吉林南粤商城创新中原招商县域环保创投成渝移民书画IP电视 华商滚动 纸媒
2014年01月09日07:33|来源:《社会观察》|字号:
2013年12月18日中午,笼罩在雾霾下的西安大雁塔
在当今中国,一旦环境污染和经济发展出现在同一个语境里,人们便会条件反射般地将两者置于天平的两端进行考量,似乎经济发展走势上升的代价就是环境质量的进一步恶化。
而政府官员在面临这样的冲突时极易形成如下的论断:饿着肚子便没有资格谈环保的“唯经济发展论”,或者牺牲经济保护环境才是真正的发展的“唯环保论”。然而关于经济发展与环境污染之间的关系问题的探讨不能草率地使用二分法,这样的线性思维并不可取。我们在忙于往天平的两端添加砝码这类物理操作的时候,更需要思考的是这背后的经济学依据。
环境质量的N型曲线
早在1991年,美国经济学家吉恩 格罗斯曼和阿兰 克鲁格便利用西蒙 库兹涅茨的“倒U型假说”提出了环境库兹涅茨曲线假说(下文称为EKC假说),这一研究指出经济发展与环境污染之间并非是简单的线性关系,而是呈倒U型曲线。即在低人均收入水平上,污染随人均GDP的上升而增加,在高人均收入水平上,污染随人均GDP的上升而减少。这背后的动因可以由经济结构向低污染化转变,治污技术水平不断提高以及随着收入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生存环境的质量要求更高等角度予以解释。
![]() |
(责编:牛宁)
支付意愿 雾霾 面板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