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评论时政台湾香港华人国际财经娱乐文史图片社区视频专题 新加坡吉林南粤商城创新中原招商县域环保创投成渝移民书画IP电视 华商滚动 纸媒
2014年01月18日10:22|来源:经济观察网|字号:
摘要:鲁迅说的“埋头苦干、拼命硬干、为民请命、舍身求法、有自信、不自欺”就是中国国民性的内在力量,尤其是我们今天要讨论重新建立国民真精神的一个精神的资源。 |
现代国家的国民性
接下来我谈谈现代国家或者说新国家的国民性。这是目标性的。我这里讲五条:
第一,独立。刚才钱老师也说到了,用胡适的话说就是健全的个人主义,当然,健全的个人主义隐含着对制度的要求,制度、伦理和社会理想也要落实到个人,不光是个人要自信、自立、自强、自尊,也要争取制度来保证每个人的自信、自立、自尊、自强。
第二,合群。为什么中国人一盘散沙?梁启超和孙中山对此一直耿耿于怀。其实这个和独立有关系,不独立往往也不合群,独立和合群应该是同时要有的。这个合群,包括政治社会的合群,也包括社会组织的合群,乃至平时的合作精神。我觉得首先还是要有一定的国家思想,不一定是国家主义,这是梁启超和严复都经常讲到的,反对浪漫的无政府主义。当然,这里的合群不是从众,不是抱团,不是站边,不是拉帮结派,强调的是一种协作精神、合作态度,是一种共存,乃至共赢。
第三,权利意识。这实际上是对自由的热爱。我们以前说中华民族勤劳勇敢,酷爱自由,但我觉得这不是我们已经拥有的品行,而是需要遵循的品行。就是说,你要去争取自由,维护自由,珍惜自由;但同时也包含着边界的意识,就是同时你也要尊重别人的同等权利,也就是宽容。
第四,公德心。这个和权利相对。我们过去说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治国”“平天下”是对士大夫而言的,一般老百姓就是“修身”“齐家”,对“治国”“平天下”是不关心的。但在一个平等社会,一个走向平等的社会,哪怕是观念平等的社会,大家还是都应该要有一种公德心,关心公共领域的事务。这是需要培养的,就像孟德斯鸠所说的,共和体制最重要的就是德性,指的就是公德心。
第五,责任感。这是我在《新纲常》里所说的,具体就是私德对个人、对家庭、对朋友的责任,对社会的责任,对国家的责任,乃至对天下的责任,对众生的责任,对地球家园的责任,这是最广义的。
以上五点是我所说的作为现代国家希望达到的国民性。就像我前面所说的,其实中国人很适应现代化,至少在经济上已经证明了,那能不能证明自己也适合政治上的现代化呢?看来也是可行的,其实也已经有证明,所以这是一个需要努力的方向。
胡适和鲁迅与国民性的关系
最后,我想简单说一下胡适和鲁迅与国民性的关系。我觉得鲁迅可能更多的是对第一种国民性的反省和批判,而且是非常彻底地批判,甚至到了完全否定的程度。而胡适虽然也有批判,但更多的是在倡导后一种国民性,就是符合现代化尤其现代政治的国民性,因此应该说更具建设性。
鲁迅对中国的国民性有深刻地认识,比如他的小说《药》、《阿Q正传》等很多作品,但这种批判我觉得有夸大的地方,更重要的,我认为没有指出应当怎样建设,甚至方向有误。鲁迅是有思想的文学家,而胡适是有思想的学问家,相较而言,学者更重视理性。虽然鲁迅的才华是超过胡适的,但是这有点像法国的萨特的才华超过阿隆甚至加缪一样,按照我的判断,就是萨特不如阿隆、加缪那么正确。
(本版演讲辞来自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新民说”论坛)
![]() |
(责编:牛宁)
国民性 批判国民性 鲁迅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