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评论时政台湾香港华人国际财经娱乐文史图片社区视频专题 新加坡吉林南粤商城创新中原招商县域环保创投成渝移民书画IP电视 华商滚动 纸媒
2014年01月28日13:10|来源:海外网|字号:
1987年1月,广西民族声像出版了一张名为《潇洒地走》的盒带,副标题是“张蔷离国前留下最后一集”,盒带开头,是一段疑似张蔷的道白:“当你们听到我的歌声时,我已经到了遥远的澳大利亚,开始了留学的新生活,古人说‘相见时难别亦难’,我依恋我的母亲,我眷恋我的祖国,愿生活到处飘洒着阳光,愿世界充满了爱。再见了,亲人们,谢谢了,朋友们。”
后来,张蔷说,这段话不是她说的,是出版方为了销量,找了声音和她很像的人录的,她不会说那些话,她对“最后”、“绝版”这样的词语有忌讳,更不会那么热乎地说“亲人们”。
澳洲生活只持续了一年:“因为把钱花光了,我很能花钱的,我估计一年花了三五万美元。”这一年的生活,留下的是长久的怀念。2011年,她开通新浪微博,第一条就是澳洲时期的照片,配文是:“在澳洲的时光,是我最留恋的”。
1988年,她回国、结婚,丈夫是香港商人,紧跟着,她怀孕并生下儿子。她的生活节奏变了,此后几年,她出盒带的速度,变为一年一张。《唱不完的歌》、《珍重我的爱》、《弯弯的月亮》推出,已是九十年代。
4
九十年代,风向变了。
一方面,港台歌手在《潮——来自台湾的歌声》之后,凭借精良制作和包装,占领了大陆的流行音乐市场,另一方面,八十年代的文化大爆炸过后,官方开始梳理文化领域,能进入下一个年代的流行歌手,往往在歌手大赛上获过奖,常出现在晚会中,或者唱过影视剧歌曲。张蔷性格倔强疏离,有意无意地和主流保持了距离,她又主动选择当全职主妇,八年家庭生活,也让她淡出人们视野。在朝在野,她都是个异数。也许,她像张爱玲,只有那么一个特殊的时间地点,才能容得下她。
1996年,张蔷离婚,凭借专辑《尽情摇摆》复出,之后是《习惯寂寞》,和2000年的专辑《尽情飞扬》。此时正是老歌手复出潮,她不过三十出头,却出现在这个行列里。尽管专辑的制作水平大幅度提升,她也加入了自己的创作,但所收获的喝彩,却低于预期。
2006年,她的创作专辑推出,正逢女儿出世,她又一次让事业给家庭生活让步,没去参加宣传,为此给出版方赔了钱,印制好的专辑只在歌迷圈流传。2008年,她在北京举办了个人演唱会,随后出现在中国流行音乐榜星光之夜酒会上,宣告全面复出,但正如她所说的,她不是那种“常青树”范儿的,她需要一个崭新的面貌,当然,也需要一个契机和撬点,而这个契机显然还没有出现。
她只属于八十年代的的论断,眼看就是铁证如山了,她和“新裤子”乐队的合作,却推翻了这个隐约埋伏在前方的结论。2013年草莓音乐节,张蔷和“新裤子”搭档出现,《恼人的秋风》、《冬天里的一把火》、《路灯下的小姑娘》、《ByeByeDisco》,瞬间将人带回八十年代,当然,那是一个经过刷新的八十年代。年末推出的《别再问我什么是迪斯科》,庞宽和彭磊包揽了词曲制作、编曲、MV导演、唱片封面设计,NewWave和Disco的形神交融,张蔷的声音特质,让这张专辑指向复古,却获得了比复古更多的成就。
她的声音和形象,让她顺利拿下90后歌迷,并成为最新的gayicon(同志偶像),而且是少数几位来自内地的gayicon。2013年12月30日的专辑首唱会,观众横跨各个年龄段,各层各界。演唱会结束,尚雯婕发微博表示祝贺,称她为ROSE太后。
对于经历过八十年代的人来说,这也是一件幸事,她让人们看到,一个时代,没那么容易断腕般离去,也不会悄无声息地沉没。她所提供的心理慰藉,给她的新形象附加了更多复杂的意味,也让“八十年代神话”,再次得到加固。
![]() | ![]() |
(责编:牛宁)
张蔷 1986年 1983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