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评论时政台湾香港华人国际财经娱乐文史图片社区视频专题 新加坡吉林南粤商城创新中原招商县域环保创投成渝移民书画IP电视 华商滚动 纸媒
2014年02月07日13:12|来源:人民网-观点频道|字号:
林树坤的“多学科数字出版机构”(简称MDPI)进入中国已经好几年了,此前一直只在迫切要发表学术论文的科研人员中转悠。突然之间,他广为人知——因为,有好事者把这个注册于瑞士、旗下有127个学术期刊的出版机构查了个底朝天。在网络时代,任何“揭短”“爆料”的信息都能短时间内广泛传播。林树坤以及MDPI的“走红”,也就丝毫不令人意外。
客观地说,林树坤初期的做法也并不太出格——除了盗用诸如诺贝尔奖得主的名字作为编委之外。在10余年中,其经营的期刊也有几份在学术界也得到了一定认可,被收入了“科学引文索引(简称SCI)”中。虽然被收入SCI并不能说明期刊的水平高,但也可以反映它有了一定的作者和读者群。
以此为基础,迎合国内像追星一样对“SCI论文”的追逐,林树坤也就逐渐开始了在国内的忽悠。比如在2002年,化学专业出身的他居然被某大学聘为计算机系的教授和硕士生导师,而此后还作为“大型国际学术期刊出版机构”而被某政府部门奉为上宾。
具有了“国际形象”,忽悠的目标自然是敛财。2008年,MDPI进入中国,此后每年平均开办二十多份期刊,吸引急于发表论文的中国学术界“以钱换文章”。本来,开源期刊的生存盈利模式就是向作者收费——收费本身无可厚非,但MDPI的问题在于:为了敛财,所谓的“同行评议”形同虚设,不管论文是否有学术价值,目标只是为了向作者提供“在国际期刊上发表了论文”这一结果。甚至为了更具吸引力,还疯狂山寨著名学术期刊的名字。比如有著名的学术期刊cell、cancer、polymer,他就开办cells、cancers和polymers——在这些山寨刊物上发表的文章,列在作者的简历上,也就可能鱼目混珠。
林树坤的这一战略也确实取得了很大成功。2008年进入中国后,MDPI期刊上发表的中国论文越来越多,而这些刊物在国外学术界却受到越来越多的批评和质疑。
实际上,林树坤并非第一个这样用“开源学术出版”的方式,依靠大量开办期刊、发表劣质论文来敛财的人。几年前武汉大学教授周怀北就因为类似的敛财方式被质疑,而林树坤只是忽悠得更像真的而已。
一百年前,方鸿渐在国外买个“克莱登大学”文凭就可以衣锦还乡。而今天,世界已经变得很小,方鸿渐的继任者们手段也更加高明。利用国外与国内对期刊刊号和冠名的管理差异,可以山寨出各种名字很吸引人的期刊。再充分发掘“开源期刊”出版方式的弊端,就实现了大规模的“组团忽悠”。只是,这是一个信息发达的时代。忽悠再精心,只要被有心人注意到,也就必然被剥去华丽的画皮。
但愿林树坤如此精明的忽悠法被披露后,能扇醒国人盲目追逐“SCI论文”的狂热。那些急于发论文的科研人员,和负责学术评价的机构,更应该小心求证,不要被“国际”的虎皮所迷惑——虽然花的钱未必是自己的,但最终成为笑谈、授人以柄的只有自己。
(责编:于川)
林树坤,国际,sci论文,SCI,敛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