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评论时政台湾香港华人国际财经娱乐文史图片社区视频专题 新加坡吉林南粤商城创新中原招商县域环保创投成渝移民书画IP电视 华商滚动 纸媒

海外网海外网>>评论>>原创评论>> 正文

王聃:玫瑰混搭元宵也可以是好味道

2014年02月14日06:48|来源:海外网|字号:

摘要:传统节日要焕发出历久弥新的魅力,显然已不能只靠古老的内涵,而需要寻找到它与时代发展相对接的路径。

今天是中国农历正月十五元宵节,碰巧邂逅西方的2·14情人节。按照有心人的计算,这样两节相逢的情况约19年才能出现一次。此前,关于两节相逢的争议已经传得沸沸扬扬。有观点预言:元宵节肯定“难敌”情人节;还有媒体甚至推出专项调查:家人和爱人,你要陪谁过?

以上说法流露出的纠结并非不可理解,当中蕴含对中西文化冲突习以为常的忧虑。不过,笔者认为,其中存在认识上的误区:认定元宵节和情人节在现实中“不兼容”是一种过于人为的观点。从起源或是内涵上来说,元宵节与情人节存在共通之处。在中国古代,元宵节就是年轻男女可以结伴赏灯的日子,从中演绎出多少情怀藏于诗词歌赋:“ 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元宵节也是中国古代的情人节,它本身就包含着对于自由爱情和浪漫情感的追求。

有调查显示,选择在正月十五陪父母过节的人数比例其实并不低。更有被采访者表示,他会带着爱人回家一起与父母过节。比起网络上的忧心忡忡,现实的答案是最真切的,传统佳节对于国人的重要性并没有想象的那般孱弱,不会轻易“被取代”。

过度担心元宵节与情人节的“狭路相逢”可能没有必要,但不能不反思这种“逢‘洋节’即忧虑”的国人心态。我们在春节的热闹气氛中全家团圆,却对西方圣诞节受到热捧愤愤不平;我们在清明节时掬一把追思泪,却在质疑感恩节是否有必要过。事实上,所谓的“洋节热”,不过是一个开放时代与消费时代的必然结果。开放的时代必然会导致民众接受包括“洋节”在内的多元文化,而更容易被赋予商业定义的“洋节”,更会得到商家的推波助澜。相比之下,传统节日似乎日渐式微,这也是国人对“洋节”忧心的由来。

文化是有特质的,文化也是可以相互融合的,关键是我们能否客观地看待。当社会对元宵节和情人节的两节相逢心存疑虑,本质上也给传统节日一个提升内涵的契机。现代社会的节奏在加快,人们对于节日的体验也变得越来越“快餐化”,传统节日要焕发出历久弥新的魅力,显然已不能只靠古老的内涵,而需要寻找到它与时代发展相对接的路径。原有的符号式意义,如果再附加上“新瓶装旧酒”的现代形式,激发其持久生命力,那么我们也无需担心传统文化会“被取代”,也就不再有“元宵节与情人节同天,你陪谁过”的纠结了。

于元宵节和情人节两节相逢前的小小纠结,或是一种自然而然的现象,但我们更应该清晰地认识到:人为地拔高中西方文化的断裂与冲突,充其量只是树立了一个稻草人靶子。如果说“洋节”的侵入已无法逆转,那么如何为传统节日增添现代因子才更值得思考。就算是元宵节邂逅情人节,让玫瑰馅混搭汤圆,也可以酿出好味道。

(王聃,海外网专栏作者)

海外网评论频道原创,转载请注明来源海外网(www.haiwainet.cn),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


推荐阅读

李泓冰:面对汤圆与玫瑰的选择题

林明杰:情人节和元宵节同时掉河里了

谢伟锋:洋玫瑰或者土汤圆,今天都不是问题

(责编:宋胜男)

分享到:

分享到唐人街BBS

元宵节,情人节

评论时政国际娱乐文史地方华商

热图>

最新热点>

盘点世界各国文艺兵和劳军拉拉队(组图)

娱乐炫图>

最新排行 >

史海钩沉>

精选图片>

视频>

论坛热帖>

猜你喜欢>

北影学霸校花爆红 中国各校校花美貌大PK

盘点香港10大豪门媳妇(组图)

评论|时政|台湾|香港|华人|国际|财经|娱乐|文史|图片|社区|视频|专题|滚动

吉林|南粤|商城|创新|中原|招商|县域|环保|创投|成渝|移民|书画|IP电视|华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