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评论时政台湾香港华人国际财经娱乐文史图片社区视频专题新加坡云南吉林南粤鲁东商城创新中原招商县域环保创投成渝移民书画IP电视华商纸媒滚动
2014年05月14日11:34:00|来源:海外网|字号:
想创造一个新类型
南都周刊:新闻说斯皮尔伯格看完《归来》后哭了一个小时,他有没有告诉你被什么感动了?
张艺谋:那天我还挺感动的,他93岁的老父亲身体不太好,他陪着去医院了,后来还好没什么大问题,他专门赶回来在他的工作室看片子。看片子我没陪着,在工作室等他,片子放完他一个人推门进来,两眼红红的,手里拿着一团纸,纸都湿的,就是干了湿、湿了干了揉的那样儿。他见面就跟我说,因为我也不懂英文,大概是这样的话,“我一直在哭,非常感动”等等,大概就是这样。
南都周刊:《归来》从“文革”开始往后推,讲后“文革”时代,它是从艺术本身考虑,还是从审查方面的考虑?
张艺谋:审查方面是不言而喻的,什么能拍什么不能拍,其实大家这么多年来都了解,你也不用去挑战某种东西。主要是从艺术角度,因为我们反复谈过这个问题,如果我们再拍“文革”题材,是不是还会像三十年以前,只是在血泪控诉,在忆苦思甜,在伤痕,我们一定不会满足。我常常这么问,再过20年、30年,还有年轻导演对这个故事感兴趣的话,他的角度一定又不一样。所以这就是,任何重大的历史时期,民族所走过的道路在反复的吟唱中,都会找到自己感兴趣的旋律,所以这就是艺术。所以我们用这种方法拍,我自己觉得就是想创造一个新类型。
南都周刊:有一个观点说,《归来》跟《活着》《霸王别姬》,包括《蓝风筝》,应该是一拨儿的,但我感觉从《苦恋》《芙蓉镇》《活着》《霸王别姬》到《归来》,也许是一种前后继承的关系。
张艺谋:我认为你说得对,我其实是有意这样做的,希望有新的变奏。因为我们一直在重复一种东西,在美学观念上,一直重复一个东西是很无能的。你总是希望它有不同的东西,就像二战的题材,至今拍,可能再过一百年,它一定是不同的东西。
南都周刊:《归来》这样一个片子,放在当下商业环境中反倒有些孤独。
张艺谋:对,有点逆潮流吧,就是希望坚持自己喜欢的东西。在这样一个商业大环境中,大家欢欣的同时,我们也注意到某种担忧,某种忧虑,可能在精英群体中经常讨论,就是中国电影的人文价值、思想内涵缺失。所以我自己也是想力所能及地拍一个这样的东西,一个是在美学上有新的尝试,新的类型;第二个也是想在逆潮流而动,扮演一个另类,这个另类也许会有自己的价值吧。
南都周刊:当初拍《英雄》的时候就引领了一个潮流,现在又把自己开创的潮流否定了。
张艺谋: (笑)对,那时候其实是又一种另类。现在差不多也是这样。
![]() | ![]() |
文革 法西斯美学 张艺谋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