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评论时政台湾香港华人国际财经娱乐文史图片社区视频专题新加坡云南吉林红色记忆南粤鲁东商城创新中原招商县域环保创投成渝移民书画赣鄱IP电视华商纸媒滚动

海外网海外网>>评论>> 正文

王聃:地下的政绩也可以“看得见”

2014-06-05 11:52:00|来源:海外网|字号:

从1994年大规模治理淮河至今,20年来全国治理大江、大河、大湖,从未间断过,但实效与预期并不一致。“市长说,地下铺了管网,把几百亿埋在地下,老百姓也看不见,我怎么能干这个事儿呢!”在一个沿海城市调研时,全国工商联环境商会秘书长骆建华听到这样的话。

在一场治理水污染的调研会上,却听到了有市长说治污不能干,因为“几百亿埋地下老百姓看不见”——这无论如何都算一种莫名惊诧了。“地下的治污工程老百姓看不见”,该位市长的说法在刺激着人心,可其中的漏洞亦显而易见。当一场大雨动辄就可衍生出看海的现代都市奇观;当污染现象成为沉重的发展表情;当公众甚至要以下跪的方式来获取环境权益的救济,公众既是不得不生活于其间者,同样是最敏锐的环境改善观察者。埋于地下的治污工程,公众可能目力难及,但他们能够清晰地感知到地方官员在环境问题上的重视与否。他们不是“看不见”,而是从来都没有将视线从污染话题上移开。

由是论之,与其讲“治污工程老百姓看不见”的说法正在招致反感,不如讲这位市长说出了一句坦诚实话。那就是一些地方政府的治污导向与驱动力,从来都不是来自当地民众的具体感受,老百姓的评价乃至可以被直接忽略。相反,它更受制于其他的诸多因素。譬如“必须看得见”的政绩观,譬如过于衡量投入-产出效应的短视决策心态。而此种过于“理性”与短视的心态又由何而来?显然,在很大程度上,它来源于当前对地方控污与治污的考核体系。

如此前讨论所指出,纵然整体上的治污力度在逐年增大,可当下的治污考核体系依旧有着两个看得见的特点,一是与地方GDP的关系纠葛不清,二是由上至下。与地方GDP关系纠葛不清,即意味着治污难免有着经济利益的考量,说到治污考核基本留于“自上至下”,更意味着公众追责的缺席,单一行政体系内部的问责更可能失之疲软。轻拿轻放的现象会成为非小概率事件。如此之下,所谓的污染治理就不免异化成对考核目标的完成,自然就会忽略掉普通公众的感受,“看不看得见”反而成了更重要的决策指向。

文章来源:山东商报

 

 

(责编:于川)

分享到:

分享到唐人街BBS

治污,政绩观,GDP,奇观,1994年

评论时政国际娱乐文史地方华商

热图>

最新热点>

董卿首度披露留学细节 别墅豪宅照曝光

娱乐炫图>

最新排行 >

史海钩沉>

精选图片>

视频>

论坛热帖>

猜你喜欢>

巾帼不让须眉 中国歼击机女飞行员英姿迷人

揭秘!被“踢出”豪门的女星 豪门弃妇现状

评论|时政|台湾|香港|华人|国际|财经|娱乐|文史|图片|社区|视频|专题|滚动

新加坡|云南|吉林|红色|南粤|鲁东|商城|创新|中原|招商|县域|环保|创投|成渝|移民|书画|赣鄱|IP电视|华商|纸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