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评论时政台湾香港华人国际财经娱乐文史图片社区视频专题新加坡云南吉林红色记忆南粤鲁东商城中原创投成渝书画赣鄱IP电视华商纸媒滚动
2014-07-05 08:37:16|来源:参考消息网|字号:
资料图片:来自美国芝加哥的25岁青年肯顿年初开始在上海一所教育机构从事英语教学,并入乡随俗起了个中国名字“叶风光”。他从网上了解到农村地区缺英语教师,于是与某爱心企业合作,从10月开始志愿到河南省柘城县教农村孩子学英语。图为2013年12月26日,河南省柘城县新城小学,叶风光和学生们进行互动教学。新华社记者 李博 摄
《野心时代》从某些方面来讲是一本随笔集。尽管如此,它还是有一个论题的。欧逸文说,中国正在经历野心时代。从踌躇满志的经济学家到街道清洁工,似乎人人都怀有这种冲动。它是物质的、政治的和精神的追求。欧逸文把中国比作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美国,认为它是一个波动变化中的社会、一个处于自我实现阵痛中的民族。
这个说法讲得通吗?在一定程度上。报道认为,中国无疑充斥着野心,人们在竭力抓住姗姗来迟的创造更美好生活的机会。但也有很多人对日益减少的经济机遇、令人窒息的空气污染、食品安全疑虑感到担忧。事实上,这本书或许也可以被定名为《困惑时代》或者《焦虑时代》。
报道称,这不是关于现代中国的完整调研。虽然欧逸文精通政治,但几乎只字未提新毛泽东主义。欧逸文竟然没有探讨中国的民族问题也是一件憾事。年轻民族主义者对美国的看法得到详细论述,但他们对日本的敌视被忽略。不过,这一切无损于该书对中国做出了重要描述的事实。
西方关于中国的肤浅愚蠢文字太多了。专家学者渲染中国是美国霸权的“挑战者”,“中国精神”被固化。人们常常听到有人宣称所有中国人都一心要夺回他们认为自己“应有的”世界霸权地位。《野心时代》纠正了那些胡言乱语。这本书揭示了中国的真实面目,不是西方人或喜欢或害怕中国成为的那个样子。(编译/何金娥)
![]() | ![]() |
1980年,中国富人,关系
评论|时政|台湾|香港|华人|国际|财经|娱乐|文史|图片|社区|视频|专题|滚动
新加坡|云南|吉林|红色|南粤|鲁东|商城|创新|中原|招商|县域|环保|创投|成渝|移民|书画|赣鄱|IP电视|华商|纸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