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评论时政台湾香港华人国际财经娱乐文史图片社区视频专题新加坡云南吉林红色记忆南粤鲁东商城中原创投成渝书画赣鄱IP电视华商纸媒滚动
2014-07-03 06:52:00|来源:海外网|字号:
1945年9月2日,日本政府代表在东京湾的“密苏里”号军舰上签署投降文件。
顶着国内外的巨大阻力,7月1日下午,日本政府召开临时内阁会议,通过了修改宪法解释、解禁集体自卫权的内阁决议案。新华社的快讯说,“这意味着日本战后以专守防卫为主的安保政策将发生重大变化。”
拥有自卫队的日本,并非没有自卫权,那么何为“集体自卫权”呢?复旦大学日本问题专家冯玮指出,集体自卫权主要是指盟国遭受其他国家武力攻击时,无论自身是否受到攻击,都有使用武力进行干预和阻止的权利。1945年制定的《联合国宪章》第51条规定,“主权国家拥有单独或集体自卫的固有权利”。但是根据此前日本政府对《日本国宪法》的解释,“日本拥有集体自卫权,但不能行使。”即日本只能行使个别自卫权。换言之,若盟国遭到攻击,日本不能“使用武力进行干预和阻止”,只有在本国遭到攻击时才能进行自卫。
微博上的@徐静波 作了一个比喻:“抗日战争,是行使个别自卫权;抗美援朝,是行使集体自卫权。”
显然,集体自卫权的关键在于使用条件,它比个别自卫权要宽泛得多。按照日本官方的解释,解禁集体自卫权只是规定,与日本关系密切的国家遭到武力攻击、从根本上对日本国民的生命和权利形成明确危险的情况下,允许日本行使“必要最小限度”的武力。也就是说,以前日本只能在遭受侵略时予以反击,现在可以在自身未遭受侵略时动用武力。
《新京报》罕见地发表社论评论国际事务,而其矛头直指行使集体自卫权的条件:“日本武力行使的这三个触发条件,本身无法量化。什么情况可视为威胁到了‘日本的存亡’,什么情况下可视为‘明确危险’,什么叫‘必要最低限度’,具有很大弹性解释空间。回忆历史,‘能否得到满洲’曾经被视作‘威胁日本存亡’,‘是否闪击珍珠港’曾经被视作‘威胁日本存亡’。史鉴犹在眼前,岂不令人生虑。”
FT中文网发表了社科院专家薛力的文章《日本迈向军国主义?》。作为外媒,这篇文章显得更“淡定”:“其实,日本走向‘正常国家’的历程很正常。战败国谋求恢复正常国家地位乃普遍现象,其中国防部的重设与军队的重建是重要标志。”
不过,《环球时报》显然不这么看,7月2日发表题为《日军又可以去海外开枪杀人了》的文章直言不讳地说道:“日本在短时间内会慎用集体自卫权,但几年之后就很难说了。”
这篇文章更多地提到了“美日同盟”,认为正是美国放纵日本解禁集体自卫权:“美国要牵制中国,需要借日本的力,这给安倍政府实现‘战略突破’提供了机会。日本因受到压制而深藏起来的那些咄咄逼人的东西无疑在苏醒,美国对此是看得清的,但它认为后者变‘野’一点符合今天美国的利益。”
《人民日报海外版》的国际评论“望海楼”与《环球时报》的意见基本一致:“这些看上去莫须有的借口和模糊不清的假设,矛头所向无疑是朝鲜半岛和中国。这在战后近70年来还是第一次,对战后走和平发展道路的日本来说,完全是倒行逆施。这哪里是要保护日本国民,纯粹是要把成千上万日本国民和孩子重新送上死亡的战场!”
与新京报一样,“望海楼”更详细地回顾了历史,证明这种“条件”的虚伪:“早在120年前,日本政府就曾以所谓保卫领馆和侨民为名,出兵朝鲜半岛,针对中国发动了甲午战争。在此前的1890年12月,时任日本首相山县有朋便曾发表《施政方针演说》称,日本要自卫,第一要守护主权线,第二要保护利益线。所谓主权线即本国疆域;所谓利益线即与主权线安危关系密切的区域……如今,安倍内阁不仅以‘自卫’为名再度把朝鲜半岛视为行使武力的对象,而且实际上也把菲律宾、越南等同中国有岛礁领土争议的国家设定为‘与日本关系密切的国家’”
回顾历史的不仅有《新京报》和《人民日报海外版》,《京华时报》的角度选取有其独到之处。今年恰逢甲午年,作者黄恒将今日之事与上两个甲午年相联系:“1894年,甲午年,7月25日,中日甲午战争爆发;1954年,甲午年,6月9日,日本自卫队成立;2014年,甲午年,7月1日,日本政府召开临时内阁会议,通过了修改宪法解释、解禁集体自卫权的内阁决议案。”
同样地,《京华时报》也指向了集体自卫权背后的美日同盟,并与日本鼎鼎大名的福泽谕吉相联系:“在当今多极化世界中,这一延续自冷战时代日美安保同盟的伙伴关系,已经愈发像一个怪胎;更长远的目的,恐怕还在于重拾诞生于福泽喻吉那个时代的野心,这位鼓吹甲午战争是‘文明与野蛮的战争’的‘教育家’,现在还印在一万日元纸币的背后。……众所周知,日美同盟的假想敌就是中国,恰好是1885年福泽所写《脱亚论》的目标。”
没有人不相信,假如日本有不轨的念头,中国将首当其冲受到影响。不过,中国政府官方的反应却十分“淡定”。就在7月1日,外交部发言人洪磊在例行记者会上表示,中方敦促日方切实尊重亚洲邻国的正当安全关切,慎重处理有关问题,不得损害中国的主权和安全利益,不要损害地区和平稳定。
对于这种态度,社科院专家薛力的解读是:对于日本的这一变化,中国注意到了,但不紧张。而《环球时报》就更直接:“日本能走多远,我们不知道,也影响不了它。但我们显然需要准备好家什,抖擞起精神,让它看到我们和我们手里的家什时望而却步。”(文/邱天人)
海外网评论频道原创,转载请注明来源海外网(www.haiwainet.cn),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
评论|时政|台湾|香港|华人|国际|财经|娱乐|文史|图片|社区|视频|专题|滚动
新加坡|云南|吉林|红色|南粤|鲁东|商城|创新|中原|招商|县域|环保|创投|成渝|移民|书画|赣鄱|IP电视|华商|纸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