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网首页移动客户端评论资讯财经华人台湾香港历史社区视频云南新加坡滚动

海外网海外网>>评论>>博采众长>> 正文

日媒:日本“新民族主义”不思悔改【3】

2014-08-27 08:39:26|来源:参考消息网|字号:

【延伸阅读】

日媒呼吁日本勿忘历史牢记“加害者责任”

2014-08-15 08:42:22

  参考消息网8月15日报道 日本《朝日新闻》8月13日刊登题为《勿忘历史乃后代之责》一文。文章称,今年是中日甲午战争爆发120周年。当1894年东亚和平被打破的那一刻,当年7月29日的《东京朝日新闻》曾发表社论表示欢迎。

  “与其说战争是灾难,不如说是进步的方法”,“如果清国大败于日本,或许会有所反省吧”……

  文章称,那是一个视本国将士为追寻富强而战理所当然的时代。人们对于由火炮技术的发展所带来的战争的残酷性可能还没有太强的意识。

  在经历了两次世界大战后,各国都认识到打仗这件事基本上是不能再干了。无论是对行使武力态度谨慎的《联合国宪章》,还是倡导和平主义的日本宪法,都延续了这种认识。

  经历过版图扩大以及随后大败的日本人心中,深深镌刻下了战争的烙印。但是69年过去了,记忆也随风而逝。

  正如英国历史学家罗宾·奥斯本在其《古希腊史》一书中所说,历史有时会被忘记,又从忘却中重生,再被改写。

  在最为重视对日友好的上世纪80年代,谈论遭受日本侵略以及有关战争的历史在中国受到了抑制。但是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这段历史又开始被强调。近来关系出现恶化后表现得更加明显。日本对中国发展所作的贡献则越来越无人提及。

  似乎对于这种做法已经出现了厌烦的倾向。但是在向对方提要求之前,首先让日本反躬自问吧。

  日本首相安倍晋三在去年4月举办了首个纪念《旧金山和约》的主权恢复日庆典。“国破山河在,这就是1945年夏日本的真实景象。”而在当年8月15日的全国战殁者追悼仪式上,安倍只字未提对亚洲各国的加害行为。他强调的是“从屈辱到荣光”这样易于接受的说法,不去触碰那些令人不快的史实。可能也不完全是这样。但其中是不是就暗含着改写历史的意图呢?

  当然,将由日本给自己造成的战争伤害作为和平思想的起点,这一点也非常重要。但是不能忘却的是,当年的日本军队将战火引至亚洲多国,波及大量平民。将这一点说成是自虐史观未免太过愚蠢。日本应当为在意表面上的国家威信而掩盖历史事实的做法感到可耻。正确地从历史中吸取教训,才是值得骄傲的。

  文章称,如果缺少自觉,就难以记住加害的历史。如今69年过去了。特攻队的故事成为畅销书,但是又有多少人是将其作为正视战争加害责任的文学读物来读的呢?

  文章称,后人的责任就是一碰到机会就要展现出不会忘记历史的意愿。这才是之前历代首相在8月15日追悼战殁者的同时必然提及加害者责任的意义所在。

  安倍在第一次担任首相的2007年也曾表示“给亚洲各国人民带去了莫大的伤害和痛苦”。但是去年他却作出了罕见的选择。今年代表日本国民的他更应该重复2007年的表态。

  文章称,7月,中国发表了回顾日清战争的多篇评论。当年因衰弱而战败,如今应该怎么办?这是中国人所思考的。《人民日报》(海外版)指出,“我们要建立以海军为基本力量的强大海权,提高捍卫国家主权、安全和领土完整的能力,让甲午战争的悲剧不再重演”。

  文章认为,为了谋求近来军备扩张的正当化而利用历史的做法,无疑是搞错了方向。和120年前一样,这种似乎是认定将会爆发冲突的论调并非是对历史的继承。

  文章认为,对于这样的论调,日本不能再为其提供现实依据。所以才必须要严格继承69年前作出的反省。

(责编:宋胜男)

分享到:

分享到唐人街BBS

新民族主义,日本近代史,iPad

评论时政国际娱乐文史地方华商

热图>

最新热点>

媒体:中央巡视与专项追逃内外联动反腐

娱乐炫图>

最新排行 >

史海钩沉>

精选图片>

视频>

论坛热帖>

猜你喜欢>

最美中国名校“校花”巡礼—北京篇(高清)

阎锡山在山西的最后时光(组图)

评论|资讯|台湾|香港|华人|国际|财经|娱乐|文史|图片|社区|视频|专题|滚动

新加坡|云南|吉林|红色|南粤|中原|书画|丝路|鲁东|创新|创投|成渝|赣鄱|钱江|食品|IP电视|华商|纸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