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09-28 18:38:06|来源:海外网|字号:
实名举报、双开落马、立案侦查、公审……持续发酵了近一年,发改委前副主任刘铁男的案件终于初步告一段落。
公审中,案件最震撼人心的不是刘铁男最后的痛哭流涕和悔不当初,而是他儿子刘德成在这一案件中扮演的角色,利用刘铁男的影响力,收跑车、收别墅,甚至直接收股份。“老板们”对他的期待很简单,希望通过“讨好”他,求得刘铁男在审批上的“帮忙”。
在几年前的一个“老虎”案中,也有一位令人唏嘘不已的人物——丁书苗。利用与时任铁道部部长刘志军的关系,充当“中间人”,采取干预招投标的方式,由丁书苗指定相关国有企业,刘志军帮助这些企业中标,丁书苗按照工程标的额1.5%—3.8%的比例收取好处费,从中获利20余亿元。
“中间人”刘德成和丁书苗有一个共同的身份——权力掮客,也就是在权力者和行贿者中间扮演撮合的角色。如果要说他们有何不同的话,一个是天然身份形成的掮客,另一个则是后天信任形成的掮客。
“权力掮客”何以存在?
事实上,在一件件贪腐大案、要案中,我们常常能见到“权力掮客”的身影,他们或是官员的亲朋好友,或是“朋友圈”里的商人,或是官员的司机、秘书、情妇。身份或有多样,行为却是一致:帮行贿者“办成事”“找对人”,替受贿者“管好账”“销好赃”,甚至成为权力寻租者的“经纪人”和“白手套”,变“被动上钩”为“主动出击”。
![]() |
掮客 信任形成 权力掮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