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网首页移动客户端评论资讯财经华人台湾香港城市历史社区视频云南新加坡滚动

海外网海外网>>评论>>海外舆论>> 正文

美媒:俄美均认为自己能成为新冷战赢家

2014-10-07 08:17:00|来源:海外网|字号:

海外网10月7日电 乌克兰危机爆发后,引发了美俄在外交、军事和经济层面的多方博弈,有人疾呼美俄已进入了“新冷战”。而在这一基础上,《国家利益》杂志网站刊登该杂志助理执行编辑约翰 盖伊(John Allen Gay)的分析文章称,虽然当前美俄双方都认为不该与对方产生正面冲突,但在必要时对对方造成伤害确实应该的;美俄均认为自己一方可以成为最终赢家。

盖伊提醒到,双方同时误判局势想造成极为严重的后果,两伊战争便是前车之鉴,若美俄步入两伊战争的后尘,则必将两败俱伤。

文章编译如下:

双方误判是外交领域中最严重的错误之一。不过,故意升级危机有时能起到效果:如果你能比对手更能承受后果,那么你便能做出对手做不到的“退步”。不过,危机很难预测。你可能没有你想像中的那般灵活,或者你的对手可能比预想中更强硬;再或许,对手有你意想不到的锦囊妙计。这样的误算将对你造成伤害。而如果对手也误算局势,那结局便会是两败俱伤。

拿两伊战争做例子,萨达姆 侯赛因(Saddam Hussein)在1980年入侵伊朗,因为他认为他能扭转伊拉克数年前对伊朗做出的退让。当时,伊斯兰国势力还很弱小。然而两国冲突陷入僵持并一拖再拖。两年后,伊朗逐步占了上风。强人萨达姆提出停火,但这时伊朗却开始犯错了——伊朗袭击了伊拉克,希望终结萨达姆政权。

伊朗人并未成功。这场战争又往后延续了六年,结束时与开始时一模一样——很多年轻人死伤,双方都耗费巨资,两国无数城市及基础设施被毁坏。两国皆败。双方均误算对两国带来的后果一直持续到当今。

由于乌克兰危机引发一场“新冷战”,美国与俄罗斯可能会步入类似两伊战争这样的后尘。国家利益研究中心执行主任保罗 j 桑德斯(Paul J. Saunders)进来深入研究了这一话题,他认为局势十分严峻。

“四大报纸的总体结论是,华府与克里姆林均认为自己拥有可接受的政策选择——不与对方产生正面冲突外,在必要时致使对方产生损失,”桑德斯警告说,这样互相对抗的政策其实会造成损失,“做出这样判断的基础……在于两国忽视了正面对抗或(更可能出现的)长期敌对所造成的损失。”

这并非全部。曾偶然听到这样一个说法:当前世界的混乱是因为冷战时期的简明战略已经不复存在,新冷战缺乏稳定各方的机制,且让事态缺乏可预测性。官方间的旧联系已不复存在,“冷战时的非官方规则已被遗忘”,一个更全球化、更互联互通的世界已经到来……致使双边关系更难透析与预测。

误算的机会将普遍存在,直到双方“通过不断试探找到与对方相处的方法”。桑德斯强调,冷战刚开始时华盛顿与莫斯科就曾经历过这样的时刻。“但哪怕冷战开始十多年后,双方(经过不断试探)也还是因古巴导弹危机而差点开战。” 

(责编:牛宁)

分享到:

分享到唐人街BBS

对手 1980年 两伊战争

评论时政国际娱乐文史地方华商

新闻热图>

最新热点>

“第一女巨贪”将被引渡 曾藏身地下室

娱乐炫图>

最新排行 >

史海钩沉>

图片精选>

视频>

论坛热点>

新闻推荐>

对越反击战时期中国女兵照片首度公开(高清)

揭秘驻阿富汗美军野战套餐

评论|资讯|台湾|香港|华人|国际|财经|娱乐|文史|图片|社区|视频|专题|滚动

新加坡|云南|吉林|红色|南粤|中原|书画|丝路|鲁东|创新|创投|成渝|赣鄱|钱江|食品|IP电视|华商|纸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