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网首页移动客户端评论资讯财经华人台湾香港城市历史社区视频云南新加坡滚动

海外网海外网>>评论>>博采众长>> 正文

挪威专家:诺奖不敢得罪美俄 只能奖励好人好事【2】

2014-10-11 09:16:03|来源:环球时报|字号:

在印巴两国爆发新一轮边境冲突的情况下由两国分享诺贝尔和平奖……

此前有挪威专家说,今年诺贝尔委员会夹在反美或抗俄的两难之间,在争议无法解决时,只能选择斯诺登和俄异议人士之外的第三方作为获奖者。奥斯陆和平研究所主任哈普威金接受《环球时报》记者专访时说,对大多数挪威政客来说,授奖给斯诺登违背他们的原则。他认为诺贝尔委员会讨论了一些可能的俄异议人士,但最后没有合适人选。而且2010年因为授奖给刘晓波导致挪中关系至今没有缓和,而俄是挪威的近邻。但乌克兰问题短时间不会解决,未来俄异议人士还有机会获奖。

谈到来自中国的候选人袁隆平,哈普威金说,上世纪70年代曾有人因为帮助农民种植玉米而获奖。也有人认为袁的成就更适合获得其他诺贝尔奖项。

拉加德说,今年和平奖授奖辞中的最后一句话很不寻常,为青少年权益进行斗争有助于实现“国家间的友好关系”,这是阿尔弗雷德·诺贝尔当年为和平奖设立的标准之一。近年因为授予人权人士,诺贝尔委员会受到很多批评。这是对质疑和批评的回应和解释。但挪威的诺贝尔和平奖研究者弗列得利克·赫夫曼认为,此次委员会又一次违背诺贝尔和平奖是为了支持世界和平这一初衷。他对《环球时报》记者说,委员会应该在授奖辞中强调玛拉拉为反对滥用武器和军阀混战危害而做出的努力。诺贝尔的遗愿不是奖励好人好事,而是鼓励推进世界和平的行为。

(责编:于川)

分享到:

分享到唐人街BBS

环球时报 反美 诺贝尔和平奖 挪威 玛拉拉日

评论时政国际娱乐文史地方华商

新闻热图>

最新热点>

全国多地遇“霾”触响警报(组图)

娱乐炫图>

最新排行 >

史海钩沉>

图片精选>

视频>

论坛热点>

新闻推荐>

对越反击战时期中国女兵照片首度公开(高清)

图片故事:家在南疆 瓜果飘香

评论|资讯|台湾|香港|华人|国际|财经|娱乐|文史|图片|社区|视频|专题|滚动

新加坡|云南|吉林|红色|南粤|中原|书画|丝路|鲁东|创新|创投|成渝|赣鄱|钱江|食品|IP电视|华商|纸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