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10-28 11:47:58|来源:人民日报|字号:
《感悟文化改革发展》:高书生著;中信出版社出版。
从2003年全面推动文化体制改革,到十八大对文化发展战略地位的强调,中国文化领域的改革发展以举世瞩目的速度和广度在全国上下形成了“热潮”,不仅极大地提高了我国的文化生产能力和培育了越来越活跃的文化消费能力,而且为中国从“文化大国”向“文化强国”的升级奠定了良好的基础。这是新近出版的《感悟文化改革发展》清晰描绘的中国文化改革发展的历史进程,可以说是中国文化改革发展的一面镜子。
《感悟文化改革发展》简洁直白的书名、通俗易懂的行文方式,并非一般意义上的“学术”著作,其学术价值体现在对文化改革发展的前瞻思考、同步探索和理论阐释。从本书中,回眸文化改革发展的过去十余年,从观念破冰到现实攻坚,从战术突围到战略布局,可以说都能够“感悟”到文化改革领域的政策制定者、行业从业者和专家学者的政治智慧、理论创新、文化热情和专业能力,“感悟”到中国文化产业改革的内在逻辑、发展路径以及改革成就的难能可贵、来之不易。可能这也是本书能够畅销并成为许多文化行业的管理者、从业者、研究者的“案头书”的原因。
如果说经济改革是中国改革的基础,那么政治改革则是中国改革的顶层,文化改革则是经济改革与政治改革之间的链接。但长期以来,文化改革如履薄冰;而“四级”“行业”办文化的“条块分割”体制,则使得文化产业改革进退维谷。因而,文化领域的改革一直十分敏感和艰难。但是,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与精神文化产品有效供给不足的矛盾,中国作为文明古国的世界影响与中国作为经济大国的经济实力之间的不匹配,中国文化产品进出口的贸易逆差以及外来文化影响日益强化的压力,都使得文化改革迫在眉睫。本书作者,可能是最早在体制内充分认识到这种改革的必要性和紧迫性的管理者之一。本书记录了作者参与、促进文化改革政策制定、完善的全过程。从理论上说,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划分,为文化作为“产业”的发展解开了思想的套子,并以此为起点进一步理清了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公共服务与文化消费的关系,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关系,生产与消费的关系,文化与科技的关系,金融与市场的关系,从而为国有文化机构的体制改革、文化市场的发展繁荣、文化产业链的形成、市场主体的再造提供了理论支撑。本书对这些问题的探讨,体现出作者在文化领域的改革智慧和理论勇气。本书可以说也是文化改革领域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理论结晶,这些理论所具有的实践的鲜活性,正如当年恩格斯所说的那样,在实践中是“历史创造了原理”。
对于中国这样一个有着几千年文化传统、近百年独特发展道路和制度选择的国家来说,改革永远是最重要也是最艰难的话题。我们面对的现实,几乎前无古人;我们面对的难题,也几乎别无借鉴。按照马特尔在《论美国的文化》中所分析,如果说美国文化是一种政府不直接起作用,而是“由追求各自利益、相互竞争又相互协作的行动个体所产生出一种普遍利益”所合力构成的独特运行体制,那么如何从中国国情出发、从中国现实需要出发、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发展要求出发、从中华民族复兴的远大目标出发,大胆探索、小心求证,找到适合中国发展的文化运行体制,则是中国文化改革发展的必然要求。这种改革智慧和中国特色,在这本书里都得到了完整体现,甚至只有真正参与和经历过这场改革的读者,才能完全读解出字里行间的深意。
值得关注的是,本书在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生态“五位一体”格局下对“大文化”发展的思考,是对新的发展阶段文化改革目标的战略性分析。在中国从一个大国向强国的转化中,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的转型中,在强调硬实力与软实力的结合中,甚至在中国从市场经济改革到政治体制改革的历史进程中,本书所论及的“大文化”可以说是举足轻重。没有“文化价值”的经济是粗放的经济,没有“文化共识”的社会是涣散的社会,没有“文化自信”的民族是畸形的民族,没有“文化凝聚力”的政治是高风险的政治。文化的改革发展不仅仅是激发文化的市场活力的问题,更与国家的长治久安、经济的健康发展、民族的继往开来息息相关。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如何用符合经济规律的方式管理好健康的文化市场,更开放地尊重人民群众多样化的精神文化需求,更有效地激发人们无限的创新潜力、创造精神和想象力,在全球文化交融过程中对中华文化传统吐故纳新、继往开来……这些问题,在《感悟文化改革发展》中,我们或者能够找到答案、受到启发,或者有待从文化改革发展实践中寻找解决方案。
文化共识 文化价值 实践创新 理论阐释 文化体制改革 发展要求 理论创新 发展路径 理论支撑 文化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