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10-30 08:30:50|来源:新京报|字号:
摘要: 在日本政治生活中,家世背景以及同选民的关系对能否当选很重要,再加上日本政府对经济有很强的干预能力,献金问题可谓根植于日本政治的肌理之中。 |
最近,日本内阁连发5起滥用政治资金的丑闻:先是经济产业大臣小渊优子被媒体爆料在2008年至2012年期间,共38次在姐姐开设的时尚工作室和姐夫经营的服饰店里购物,用政治资金埋单,共计362万日元。接着,法务大臣松岛绿也被揭发在选区发放宣传自己的团扇,涉嫌违反公职选举法有关禁止向选民提供有价物品的规定。迫于舆论的压力,这两人在10月20日同一天宣布辞职。
政治献金丑闻在日本见怪不怪
事情还没完。21日接替小渊优子担任经济产业大臣的宫泽洋一,仅上任6天后就被揭发了三起丑闻:其政治资金管理团体曾向日本广岛市一家性虐主题“SM吧”列支“政治活动费”,持有福岛第一核电站运营商东京电力公司的股票,以及在担任自民党广岛县支部代表时,该支部收受当地一家外国人控股企业总计40万日元捐款。同一天,女性活跃大臣有村治子则被爆出曾收受一家逃税企业60万日元捐款。几小时后,环境大臣望月义夫又被揭发以新年贺词交流会活动经费名义列出的大约660万日元支出,实际上应为后援会其他活动的“交际费”。
政治资金滥用丑闻频发,极大地打击了安倍内阁的声誉。自小泉2006年下台以来,日本政坛出现了“七年七相”的乱局,无领导力的日本成了国际笑话,也让日本民众厌烦不已。安倍上台以来,其果断作风让日本民众耳目一新,也是安倍上台之初支持率居高不下的根本原因。但强推《保密法》、解禁集体自卫权和提振经济不力,让安倍的支持率在近期出现了明显的下跌。而阁僚接二连三爆出丑闻,则让本次安倍内阁之前的清新形象毁于一旦。更糟糕的是,它引发了人们的政治联想:2006年安倍首次担任首相期间,农林水产大臣松冈利胜、防卫大臣久间章生等在5月至9月间陆续辞职,最终导致了安倍政权的瓦解。
在日本战后政治史上,政治献金丑闻可谓见怪不怪。前首相田中角荣1976年被控在任时收受美国洛克希德公司5亿日元贿赂,因此被判处4年监禁;而在被称作日本战后最大腐败案的“利库路特事件”中,日本房地产公司利库路特向近百名政界要人赠送公司的原始股,受赠者有时任首相竹下登、前首相中曾根康弘等。
献金问题根植于日本政治的肌理中
事实上,这些被丑闻绊倒的政治人物,很少将政治献金用于个人挥霍享受。小泽一郎黑金丑闻缠身,但他的长子至今还是一个普通职员;小渊优子在亲戚的商店消费,并不是用于个人用途,而是购买领带、绢帕等物品用于出国访问或当作礼品。这些人的政治献金丑闻,其实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收买选民或相关政治人物,为自己的政治前途铺路;二是进行权钱交易,给予那些给自己大额捐款的企业特殊照顾。
之所以会出现这种情况,和日本政治的一些特殊性有关。一是日本政治有强烈的人情色彩,政治家去世,他的子女可以很快接替他的地盘再次当选,政治生活中的世袭化现象很严重,一个人能否当选最主要的原因不是政纲,而是其家世背景以及和选民的关系。这样一来,政治家就需要和选民拉关系,赠送礼物。这和别的国家很不一样;二是日本政府对经济有很强的干预能力,政治家可以通过产业、金融等方面的政策,给予某些产业以特殊扶持和照顾,甚至有能力干预公共工程的发包,这方面的漏洞,就给官商勾结留下了巨大的想象空间。
正因为献金问题根植于日本政治的肌理之中,因此尽管日本法律对政治献金的使用和规管有严格限制,比如单个个人对政党的捐款额不得超过2000万日元,对同一对象一年的捐款上限为150万日元;企业及工会等团体的捐款额最高不得超过1亿日元。对于年捐款超过5万日元人员、一次募款派对捐款超过20万日元的企业都必须实名登记并向社会公开等,但仍然阻止不了对政治献金的滥用。这样看来,类似的丑闻日后也许仍然会源源不绝。
□赵灵敏(专栏作家)
安倍 政治献金 赵灵敏 政治生活 日本政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