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网首页移动客户端评论资讯财经华人台湾香港城市历史社区视频云南新加坡德国荷兰滚动

海外网海外网>>评论>>博采众长>> 正文

沪港通好处放眼量 台湾关注后续影响

2014-11-20 08:47:13|来源:中国台湾网|字号:

摘要:除了港股通交易成本较高的原因外,不同于早已觊觎A股市场已久的境外投资者,内地投资者的观望情绪也是沪港通首日“沪强港弱”的原因之一。

  沪港通首日“南冷北热”

  截至11月17日13时57分,在“北上”资金主导的沪港通首日表现中,沪股通每日额度已经用尽;相比之下,直到17日收盘,港股通额度余额还有87.32亿元,全日只是买入成交了17.72亿元,卖出成交0.84亿元。

  除了上述汇兑成本外,业内人士认为,内地投资者对香港市场有熟悉的过程,这也造成了“南下”资金不多;而对境外投资者而言,其对A股早已“虎视眈眈”,A股交易成本的低廉也对其有极大的吸引力。这些因素共同造就了沪港通首日“沪强港弱”(“北热南冷”)的现象。

  两地交易成本差异

  17日日9时30分,沪港通正式启动,两地证券市场实现联通。但在沪港通首日,沪股通130亿元的额度在13时57分就已用罄。相比之下,“南下”买港股的港股通反应相对冷淡,105亿元的额度仅用了17.72亿元,不到全日额度两成。

  据第一财经日报报道,上午在沪股通额度用尽之前,港交所行政总裁李小加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市场交易过程中,在额度用完前就一直在考虑下一步怎么走,要把市场整体运作所有的方方面面考虑周到,过一段时间,在更多信息和数据出来后会才会有综合评估,未来额度怎么处理会早日公布。

  交易成本差异较大,被认为是沪港通开通后两地额度使用差异的重要原因。造成这种差异的因素,包括港股通额外的汇兑成本、港股双边印花税(A股是单边收印花税)、券商佣金差异等。

(责编:宋胜男)

分享到:

分享到唐人街BBS

券商佣金,证券策略,台湾股市

评论资讯台湾香港文史地方华商

新闻热图>

最新热点>

“立二拆四”获刑4年 依法治网需群众维权意识

娱乐炫图>

最新排行 >

史海钩沉>

图片精选>

视频>

论坛热点>

新闻推荐>

感动历史的苏联红军女战士惊艳绝美照曝光

河南三门峡监狱搬迁 押送犯人场面壮观

评论|资讯|台湾|香港|华人|国际|财经|娱乐|文史|图片|社区|视频|专题|滚动

新加坡|云南|吉林|红色|南粤|中原|书画|丝路|鲁东|创新|创投|成渝|赣鄱|钱江|食品|IP电视|华商|纸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