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网首页移动客户端评论资讯财经华人台湾香港城市历史社区视频云南新加坡德国荷兰滚动

七问《跑男》:为何中国爱拍综艺电影?

2015-02-06 07:55:11来源:海外网 分享:
字号:

\

  综艺电影的卖座也给投资人带来了不良“启示”

  电影人对此心情如何?

  高票房低口碑电影层出不穷,市场在这些年频频给电影从业者们“打脸”,虽然不免听到电影创作者们吐槽“观众审美低”,但真的就仅仅是这样吗?面对《跑男》这部段时间拍就的“综艺节目”给市场带来的冲击,相信不少从业者都难免感到尴尬。

  恐影响资本驱动方向

  电影产业研究者蒋勇忧虑于,长期炮制这样的电影,对电影行业是致命的危害,香港电影其实就是这么完蛋的,他们当初是不断跟风,直到拍烂一个题材为止,而我们是比他们的状况还糟糕,因为我们甚至连电影都不是。

  “最值得谴责的并不是它捞快钱,而是它捞快钱的这种方式会让人去学,这样会出来更多的烂片,如果大量的资金都去拍这样的烂片,像《狼图腾》这样的电影,以后就没人会去投,甚至连有完整剧情的爆米花电影都不会有人投。”蒋勇对此忧心忡忡。

  也有从业者认为,有情怀的电影人其实不少,但是他们拿不到投资。聪明的投资人会知道,这是一个特例,很多综艺节目其实不具备这个改编基础,但资本的逐利性和电影文化的属性对抗上会占上风,于是大量资源投到这种项目里去。

  电影制片人关雅荻表示,他并不反对综艺电影卖得好,热闹市场才能出现新的可能性,生态才能更丰富和多样化。但他也强调,这并不代表对该片创作本身的肯定。票房火爆所带来的启发是要好好拍电影,而不是什么热就蜂拥而上。他举徐峥和宁浩为例,票房爆了人家也还在审慎地拍电影,从没想过要随便拍拍胡乱骗钱。

  电影人对电影要有敬畏之心

  当然,关雅荻也认为,主流电影,或者说市场上占大多数的娱乐电影产品永远都是市场主流投资所追随的。主流娱乐电影主要目的就是满足大众消遣,这个无需争议。《跑男》大电影自然有其合理性。只是电影,显然生来不只是为了赚钱。很多人都忘记了这一点。

  用主流电影赚到的钱,继续去投资怎样的电影?一方面大部分投资依然继续流向主流电影。另一方面,要有足够的资金和精力投向那些真正有创作才华的电影人和有着独特魅力的电影作品。因为一个丰富多样的市场可能性,才是一个健康生态系统能延续下去的前提。

  在他看来,每一个从事商业主流电影的投资人、电影人,身上或多或少都肩负着对电影行业的一丝敬畏,“如果这一丝敬畏都没有,所剩下的只有对利润回报赤裸裸的追求,我只能说,你入错行了,其实很多行业都比电影行业更赚钱,这样的人真没必要来选择投资做电影。”

  瞎胡闹不看重自己,是电影行业自己作死

  华星UME影院经理刘晖也直接表示,在效益方面,作为影院方确实无话可说,因为谁都希望有票房高的电影出现。不过在她眼里,《跑男》和《爸爸》大电影一样是这两年火爆的真人秀节目的顺应而为。刘晖表示,影片到底好不好,观众评分很能说明问题,“该片的观众以年轻学生为主,明星效应,关注度高,这个群体其实并没有把它当作一个电影来看,就是看个热闹。”

  “春节档图个热闹应景上映几部没问题,但如果把这种电影作为低投入高回报的一种投机行为,对电影行业本身是一种伤害,因为根本不是认真拍电影,电影是高科技声光画的综合艺术,是有一定技术含量和美学体现的,它原本在观众心中是有一定权威感的艺术。”

  一面是电影人不好好拍电影,一面是电商恶意竞争电影票价互相比低,让电影的市场价值等同于一个汉堡,完全扰乱正常市场秩序,观众对电影的态度也越来越觉得没所谓。刘晖说:“之所以会有今天这样的场面出现,是电影人瞎胡闹不看重自己,自己作死的典型。”

  其他电影人观点

  @他回精神病院了(导演高群书)

  现在的电影市场很像八十年代乡镇企业蓬勃兴起至泛滥和九十年代初俄罗斯市场被中国假货充斥的时代,是社会变革的必然过程,市场嗷嗷待哺,必然就有人用最廉价最迅速的劣质品去抢占,但过几年,市场就会成熟,人们进入理性消费时期,优质产品就会干死廉价产品。所以,表着急。

  @何爷微博(导演何平

  我致敬所有制片人为中国电影的市场所作努力,尽管他们投放到市场中的产品并不一定都是电影,因为这些公司要为财报工作,满足上市公司的需要。为股民给予支持。但同时希望他们赚了钱也给实验电影与文艺片更多的关怀。必定人文精神坚持需要资本力量,这不是乞讨,是共同的责任!

  下页内容提示:

  Bonus:《蠢蛋搞怪秀》和《跑男》是一回事吗?

责编:栾雨石

关键词:综艺节目,跑男,拍电影,电影人,金钟国
分享/关注:
评论: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