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点3
场外救援跟进是否及时
业内人士:救援流程“并无不妥之处”,可简化对接手续
在此次事件中,后续的救治手续也是一波三折。据当事人张先生反映,机场医院的救护车进不了市区。张先生依次经历了首都机场医院、北大人民医院。这也一度引发热议。
不过,记者从多个业内人士处了解到,机场救护车的确有地域限制,其是挂绿色牌子的场内车,只有场内车才能进机场管制区内,但也只能在机场范围内运行,如有必要可以通知市内医院的救护车进行衔接。在暂时无法判明病情的情况下,经历多个医院流程并无不妥之处。
王亚南表示,包括航空公司、机场和紧急救护系统,应急救治措施都需要一个大的改善。
“机场可能没法建设一个功能齐备的大型医院,但如果机组人员和地面进行了良好的沟通,地面就应该对危重患者的情况作出初步的研判。”王亚南认为,机场需要建设一个绿色通道的救护机制,尤其对于这种无家属陪护的病人,可以安排地面工作人员陪护,救护方也应该对其入院治疗的手续作相应的简化。
据通报,首都国际机场急救中心正认真调查地面医疗急救服务中的问题,剖析原因,总结教训。下一步将主动加强与航空承运方的沟通衔接,完善应急救援绿色通道,不断提升医疗救护服务水平。
责编:刘国民
赞
踩
路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