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火星救援》揭秘火星银幕变迁史

2015-11-26 19:25:56来源:海外网 分享:
字号:
摘要:对火星的探索反映了我们对这颗“犹抱琵琶半遮面”的近邻星球极大的兴趣,也会被体现在当下的文学、影视作品中,纵观火星在流行文化中的形象演变,基本代表了人们对火星态度以及认知程度的变化。

  奥逊·威尔斯

  二、侵略地球没商量!火星人来了!

  1、面目可憎的“八爪鱼”

  威尔斯的小说被多次搬上银幕,其中最著名的有两个版本。其一为1953年的《世界大战》,该片保留了原著的主要精华,并将故事背景放在了二战之中。逼真的定格特效令该片获得了当年奥斯卡最佳视觉效果大奖。值得一提的是,该片出现时期正值科幻电影的黄金年代,冷战和核弹的阴霾笼罩全球,科幻电影中无不是冷冰冰的科技恐惧质感,本片之后,又出现了包括《火星人袭击地球》、《火星人入侵记》等等阴暗主题的作品。

  1953年版《世界大战》

  《世界大战》另一个版本就是2005年斯皮尔伯格执导的《世界之战》,该片并没有如《独立日》那样大开大合的展现人类与外星人之间的战争,没有地标被毁,也没有千军万马大PK的场面。而是借用了原著的背景和设定,展现了一个平凡家庭面对“最凶残”的外星人,恐慌到极点的故事,展现出另一种科幻片的风格。虽然时过境迁,但斯氏版《世界大战》依然显示了原著的复古样式,其中包括如“八爪鱼”一般的火星人和飞行器,以及他们“生啖人肉”的习惯。

责编:栾雨石

  • 路过

新闻热图

海外网评

国家频道精选

新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