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火星的探索反映了我们对这颗“犹抱琵琶半遮面”的近邻星球极大的兴趣,也会被体现在当下的文学、影视作品中,纵观火星在流行文化中的形象演变,基本代表了人们对火星态度以及认知程度的变化。
2015年9月28日,美国航天局(NASA)在社交网络上继宣布发现“另一个地球”之后又玩起了饥饿游戏,一段吊胃口的造势之后,宣布火星存在流动水。紧接着2015年10月2日《火星救援》北美公映收获极佳口碑,引发观影狂潮(11月25日内地公映)。短短几天又一次在大众之中形成“火星热”,不过为什么要说“又”呢?
火星,作为太阳系八大行星中距离地球最近的行星之一,自古以来我们对这颗红色的星球便充满了遐想,从西方的“战神玛尔斯”到东方“荧惑”,直到天文望眼镜被发明以后,对火星的观测热潮,以至于科技时代,对火星的探索以及登陆火星的设想等等,无不反映了我们对这颗“犹抱琵琶半遮面”的近邻星球极大的兴趣。
而这一切,往往也会被体现在当下的文学、影视作品中,纵观火星在流行文化中的形象演变,基本代表了人们对火星态度以及认知程度的变化。如下甄选了几部著名的火星类作品,从这些作品中一窥端倪。
一、为什么不是金星?“火星热”的缘起
火星在地球人气很高,相比之下金星就相对黯淡了。要知道,金星可是太阳系八大行星中距离地球最近的行星没有之一,且金星在古代也要比火星更受欢迎,最起码“太白金星”要比“荧惑”更加出名。但是什么原因让金星没有像火星那样进入主流文化呢?
这要从两方面考虑,其一金星表面比起火星实在很不友好,其表面温度高达500摄氏度,时常降落狂暴的具有腐蚀性的酸雨,还经常刮比地球上12级台风还要猛烈的特大热风暴,导致地球上大部分探测器基本有去无回,对金星的真实了解有限。
相反火星别看名字唬人,但温和了许多,多年以来人们不但针对火星展开了大量探测,温度不算太差(白天地表可以达到27摄氏度),还发现流动水,种种条件造就人类将在不久之后展开登陆计划,甚至开始讨论移民的可能。这都是火星比金星受欢迎的客观原因。
责编:栾雨石
赞
踩
路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