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驻第二天,他们便在营区升起了一面崭新的五星红旗。寒风冷雪中,官兵们战天斗地的激情被空前点燃。
安营时间紧、任务重、要求高,大家甩开膀子,没日没夜地干,最多时营区里有18个地段、1000多人同时施工。后勤部助理员郭健一天到晚忙于整修食堂,顾不上家,岳父病重去世,也未能及时赶去见最后一面。
建设赶进度,训练不停步。新年开训,集团军机关人员全部披挂上阵,军长、政委带头打响第一枪。紧 接着,集团军组织五级军事主官能力集训,突出联合作战内容,为参加战区年度演习做准备。春节期间,他们同样人不解甲、马不卸鞍,先后进行了3次战备紧急拉 动演练。就在记者采访期间,集团军信息系统装备综合集成训练又开始了,正可谓快马加鞭、时不我待。
改革考验着每一名官兵。记者驱车从集团军军部前往百公里外的所属某炮兵团探营,正赶上战士们操课,训练场上龙腾虎跃。
同行的集团军政治部主任向健介绍,在部队移防中,这个团从城市搬到了山沟里的废弃营区,他们称得上是“筚路蓝缕,以启山林”。
干净的路面、明亮的门窗、温暖的宿舍、整洁的车炮场……如果不是有人提示,很难相信在一个多月前,这里还是门窗尽坏、垃圾成堆、满目疮痍。
副团长陆向锋是背着睡袋、铺盖卷和干粮带队来到这里的。时值岁末,气温降至-26℃,天寒地冻,一个镐头砸下去,只能刨出鸡蛋大小的坑。高价雇来的一些农民工见状,立马打了“退堂鼓”。
“你们不干,我们干!”陆向锋指挥官兵多路出击。班长李松叫上几名战友,把整个营区钉门窗的任务 全包了。他们每天在室外高空作业,最后胳膊肿得抬不起来,手都冻裂了。说起打扫卫生,上等兵李文举自称“开了眼界”:由于灰尘太大,口罩根本不管用,逼得 大家戴上了防毒面具。更为较劲的,是清理缝隙里的碎玻璃,戴手套根本捡不起来,只能徒手抠,人人满手都是血口子。
为了争任务,导弹连连长陈玉柱主动提前归队,退掉了去度蜜月的机票;为了抢进度,副团长陆向锋带队连夜铺设光缆,冻坏了双脚;为了赶工期,团政治处主任丁兵高烧不下火线,累出了肺炎;为了让官兵睡个舒坦觉,团长陈太辉把铺盖卷搬进班排宿舍,挨个屋体验室温……
团政委高安栋告诉记者,凡此种种看似都是小事,但牵一发而动全身。全面深化改革和部队移防搬迁一样,都讲究一环扣一环,如果哪一环斤斤计较、拖拖拉拉,没有按计划按节点按质量完成,我们就很难打赢这场攻坚战。
责编:宋胜男
赞
踩
路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