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访西沙海权守护者:战士苦训连脱三次皮

2016-10-12 08:42:35来源:环球时报
字号:
摘要:在海防民兵哨所,《环球时报》记者看到墙面四块巨大的显示屏上图像星星点点,各种数据交错显示。《环球时报》记者跟随由警备区官兵和民兵组成的联合巡逻队在赵述岛上绕岛巡视。

  赵述岛上军民联防见成效

  在西沙宣德群岛的赵述岛上,设有中国最南端的民兵哨所。居住着68户200多名渔民的赵述岛是三沙市七连屿村委会所在地。还未登岛,远远就能看到码头边的一栋红灰相间的三层建筑。这是2014年新投入使用的七连屿居委会办公楼,它按照军民结合、平战结合的原则设计,具备居委会办公场所、海防民兵哨所、战时指挥所、居民活动场所、避风避难场所“五所功能合一”。

  在海防民兵哨所,《环球时报》记者看到墙面四块巨大的显示屏上图像星星点点,各种数据交错显示。360度的监控摄像头里,岛上的码头、海防公路、领海基点方位点碑等海防设施尽收眼底,海面上来往的船只目标在雷达屏幕上一览无余。据介绍,以往民兵哨所观通侦察主要以外出巡逻、目测观察等方式进行。现在这个海防民兵哨所安装了雷达、AIS船舶识别系统和视频监控系统等,实现了对全岛的视频监控和周边海域动态目标的光学跟踪,值班员只需坐在值班室轻点按钮,就可以实现对岛礁和海面上的重点目标实施全天候不间断监控和侦察。哨所里采用微波、短波、有线电话和视频会议等多种通信联系手段。值班员身在南海小岛就可以将语音、视频及各种数据实时传输到军警民联防中心和作战值班室,大大提升了指挥通信效能。目前三沙已经有多个这样的信息化民兵哨所投入常态化值班。

  《环球时报》记者跟随由警备区官兵和民兵组成的联合巡逻队在赵述岛上绕岛巡视。巡逻队沿着新建成的海防执勤公路行进,这条全长1606米、宽3米的环岛海防公路由青石铺面,路两旁修筑有方形贮水池。队伍中,身穿数码迷彩服的警备区战士全副武装,他们背负高大的背包,佩带突击步枪,而全身海洋迷彩服的民兵则配有防暴盾牌、防暴钢叉等非致命性装备。警备部队的班长房文刚介绍说,虽然在远离大陆的岛屿上,但部队的训练从来没有放松过,每天的训练从早上6时开始持续到晚上8时,内容包括巡逻、技能、体能训练及文化教育等。强烈的紫外线照射极易灼伤肌肤,堪称岛上训练的“大敌”。房文刚回忆说,海训的时候,毫无遮挡的阳光直射曾让他和战友们接连脱了三次皮。

  廖朝毅政委介绍说,现在三沙警备区成立了宣德群岛管区,每个有人岛都设有居委会,一有情况马上就可以报告警备区,协调海警来处置。一线渔民发现情况后也会及时报告,但他们不能自行驱赶,要根据上级统一安排后才能得到相应处置的授权。目前每艘中国渔船上都安装有电台和海事卫星通讯设备,可直接连通永兴岛甚至海口的指挥中心。同时若渔民在维权行动中受伤也有相应的赔偿机制,这解除了民兵后顾之忧。

  据了解,在军民的联防下,外籍渔船的侵渔行为少多了。最高峰时三沙市每年要查处380多艘(次)外籍非法渔船事件,现在已经下降到约200艘(次)。三沙民兵累计开展海上协助执法200多航次,航程超过数万海里,发现并处置侵渔侵权船只数百艘。

  上一页123下一页

责编:王少喆

  • 路过

新闻热图

海外网评

国家频道精选

新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