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喜劇並不簡單。 |
我們的銀幕遠離那些華人拍攝的“及格線影片”的日子已經太久了。
影像這個行業,是最容易造出偶像的。今年的偶像是徐錚和李安。
截至2012年12月23日,5.6億的《少年派的奇幻漂流》(李安),7.6億的《人再途之泰》響應了這兩年人們對“大聖誕檔”(去年12月至今年1月)的心理預期:看一部情節上智力正常、主創對電影的理解也正常的電影——而且導演在媒體上叫賣時,還不急赤白臉地跟異議聲過不去。這一次,端著“大師”身份的李安和以“新人導演”身份掌鏡的徐錚滿足了大家這個期待。
有評價說《少年派的奇幻漂流》証明了李安確是華語導演裡功力最深厚的一位。如果站在這個角度上看,我倒有些悲觀。因為我同意身邊一位朋友的評價:如果沒有影片的最后十五分鐘,“少年派”也就是個標准的商業堆砌,印度少年動人的眼神、電腦化明顯的怒海波濤、鋪墊並不算充分的孟加拉虎、漂泊中極耗費體力且不合情境的聲嘶力竭地大叫、抒情的混合式樂風的音樂……這些首先是美國電影,以及它的觀眾最熟悉、也最接受的表達方式。標准的70分。扣掉不那麼純粹的3D,也就打65分吧。
因為有了開放性結尾,“少年派”觀眾裡有文藝片情節的那部分被討好了——這部分人也是寫影評和能在微博上助力口碑營銷的那批人,於是電影被活活加上了10分。考慮到李安是雙金獅、雙金熊以及得過奧斯卡的導演,代表了華人導演在國際上的最高水准,內地媒體眼下為他一部75分電影如此歡呼,便多少顯得有些怪誕。我們的觀眾和媒體多好啊!為一部75分的電影能激動成這樣,能因為一個少年和一隻老虎,原諒了《色·戒》的猙獰。這隻能說明我們的銀幕遠離那些華人拍攝的“及格線影片”的日子已經太久了。
因為這個大背景,徐錚的成功可分析的地方比李安還多:一來內地成名導演近些年拍“及格線影片”的能力已經基本不太具備﹔二來續集電影票房的風險固然小,可成功難度也大,新人導演一旦玩砸,基本上行業生路就斷了。這種險中求勝的挑戰,不遜色於李安的3D和孟加拉虎。
《人再途之泰》並沒有槍手記者們宣傳的那麼可樂。進入影片“中段”,可笑的氛圍強烈以后,那些逗笑的橋段模式,在過去的喜劇電影裡也都出現過。但大家還是笑了——過去他們看馮小剛[微博]也是這麼笑的。內地觀眾的笑神經是隨時准備貢獻給銀幕的,不過好像每個年頭,也隻有一兩位導演能滿足他們,今年他們該感謝的人叫徐錚。
喜劇並不簡單。
想起20多年前,坐在影院裡看路易·德菲奈《虎口脫險》后被引進內地的那些影片,常嘆大師也不過如此,還是有不少拼湊笑果的爛片的。再看眼下,國產喜劇片的爆笑能力,似乎還離我當年認為的那些“爛片”有一定距離。於是忽然發現一直不喜歡的成龍[微博]電影,其實也很了不起過(至少是不容易)。當然,比日本的國民喜劇“片山刑警系列”還是有一定差距的。“片山君”的片子當年曾經引進過幾部,現在視頻上應該還有些。搞電影創作和做影評的人,該多去那裡淘些精神食糧了,少發些微博上的口水。(來源:綜藝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