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收藏首頁|簡體|繁體
首頁評論時政台灣華人國際財經娛樂文史圖片社區視頻專題創投吉林南粵商城創新中原招商縣域環保創投成渝移民書畫IP電視華商滾動
海外網>>評論

宋石男:中國為何沒有個人尊嚴和自由傳統【2】

2013年02月01日09:34    來源:海外網    宋石男    字號:
摘要:古代中國人的尊嚴缺乏是權利的缺乏,如西哲雲一切貧困都是權利的貧困。要讓中國人有尊嚴地活著,也許還需要不短的時間。

【權利觀念匱乏】

個人本位缺失,已經是個人權利的先天致命傷,何況古代中國又極乏權利觀念。夏勇說,中國人的天理就是中國式人權觀念,政府的責任就是人民的權利。西方的人權概念是政府不應侵犯人民的權利,中國則主張政府應為人民做些什麼。西方人權是法律語言,中國的人權則基本是道德語言。道德語言產生不了權利,隻能有義務的觀念。因此,在古代中國,民眾隻有交納賦稅、服役之義務,而無參政議政之權利(這與西方近代形成的“無代議士不納賦稅”形成鮮明對比),更別說擁有馬歇爾歸納的三大個人權利:公民權利、政治權利與社會權利。

當說,中國傳統政治中也有好的一面,如講仁,講義,尊重生命,尊重生存權等,但都是從責任和義務的層面講,而非倡導百姓去爭取權利。制約統治者的手段,主要又不是法律及分權制衡,而依托於儒家倫理和道德期待。倫理和道德不是沒有約束力,但相當有限,而對“聖主”的期待,更是幾千年中國政治的致命傷,無異於先將百姓的頭顱放在鍘刀之下,再期待來執行的劊子手忽然變成活菩薩。

【禮法、宗法之二元約束】

日人淺井虎夫指出,中國古代法律有二元性,那就是國家制訂法外,還存在家族法,也即所謂宗法。

古代中國制訂法律,講究“出禮入刑”。禮與刑結合,大約在西漢,董仲舒等將說經與解律結合,建立所謂“春秋決獄”的傳統,實質即禮刑結合。按瞿同祖的研究,中國法律之儒化是漸進的,萌芽於漢而始於魏晉,成於北魏、北齊,經隋唐后便成為法律正統。

禮的主要內容是確立尊卑貴賤秩序,本質上與法治的平等精神相悖。在禮法之下,道德和法律往往互相混淆,且常以法律的制裁,代替道德的制裁,淺井虎夫認為有兩大弊害由此而生:“一以失法律公平之要義,遂至有不能適用之處,而完全喪失法律之效力﹔一以畏避外部之強制力,而其中心之服從苟免而無恥,遂至並道德而滅絕矣”。

申言之,禮法之弊主要有二:一是國家利益至上,而漠視個人利益。法隻制裁異端,而非保護權利。中國古代法律始終以刑法為主,絕少見民法蹤影,因此本是民事糾紛,也隻能用刑事手段、道德觀念來制裁或調節。自先秦李悝《法經》到清代《大清律例》,一直如此。西方早期也是諸法合體,但從羅馬十二銅表法開始,就確立了法典中民法的主導地位,而查士丁尼的《民法大全》則已基本擺脫以刑法手段來調整民事關系。二是“保護不平等”,諸如君臣、父子、夫婦、兄弟、師友,地位都是不平等的,而禮法卻要保護且強化這些不平等。事實上,家族和階級正是中國古代法律的基本精神和主要特征。家族以內,父權、夫權決定了尊者懲戒卑者的權力。社會上也是等級有序,不僅生活方式因社會身份不同而有差異,法律待遇也不同。譬如清代賤民,不但未有科舉機會,甚至不能與良民通婚。

至於宗法,則是血緣集團內部道德規范、精神信條的法律化,某種程度上可說是家族內部的禮法。一方面,族長借宗法對族人享有系統控制權,另一方面,宗法制度又為國家提供有效的基層服務,在皇權所不及的鄉裡,個人主要由宗法來控制。宗法對個人也能派生一些好處,譬如義學、義田等,可供家族內部的寒士得到教育機會或最低生活保障。但這只是血緣集團內部的蔭庇,並非建立在全社會平等公民的政治權利及道德共識之上,有相當大的局限性。

簡言之,在禮法與宗法的雙重約束之下,個人尊嚴如同絞肉機中的肉塊,如果沒被攪碎,那只是幸運而非必然。

分享到:

(責編:吳楊)

相關新聞 >

視頻 >

  • 女毒販讓嬰兒吸毒女毒販讓嬰兒吸毒
  • 女生學校裡遭群打女生學校裡遭群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