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那麼,下一個門檻的時間節點在哪兒?黃俊說,美國在三年前就提出了N 3代未來民用飛機的研究計劃,著手研究在20∼25年后投入使用,比現役客機先進三代的飛機。 |
黃俊 貴州黔西人,北京航空航天大學教授。1986年至2000年間,在011基地飛機所從事高級教練機設計工作,2000年獲博士學位,2002年博士后出站留北航任教,現任飛機系書記兼副主任、航空創新實踐基地主任。
長天翼展,“殲—20”已騰空
2011年1月9日∼12日,美國國防部部長羅伯特·蓋茨對中國進行正式訪問。幾乎同一時段,網上盛傳中國自行研制的第五代隱形戰機“殲—20”在成都首飛。兩則消息的重合,暗合了大國博弈的微妙玄機,因此被多家外媒過度闡釋,同時,又因為它呼應著廣大民眾對於國家富強的殷切期待,一時間成為各方視線的焦點。
作為一名從事飛機設計的教師,黃俊對於網絡上盛傳的“殲—20”首飛自然十分關注,同時也深感震動。在他看來,作為五代戰機的“殲—20”代表我國航空工業一個質的飛躍。這是國之重器、國之利器、國之必需品。
與國內網民的高調喝彩相比,“殲—20”的“橫空出世”也引來一些不太和諧的雜音。首飛消息傳出后,國外一些媒體針對“殲—20”的方方面面作出許多解讀和揣測,懷疑中國的自主研發能力,認為“殲—20”的某些技術是抄襲來的。
對此,黃俊表示這些揣測都是空穴來風,抄襲的結論是不能成立的。以自己的研究經驗來看,我國對隱身技術經過近30年的研究,取得了豐富的研究成果,我國完全具備自行研發隱形戰機的能力。
據黃俊介紹,目前,隱身技術不僅用在戰斗機上,在其他武器裝備如潛艇、水面艦、坦克、裝甲車輛、直升機、導彈上都有使用。未來的戰斗機不僅要雷達隱身、紅外隱身,還要有射頻隱身、聲隱身、可見光隱身、激光隱身能力。這是一個寬廣的領域,等待著有志於我國國防建設的科技工作者開疆闊土。
戰斗機已經發展到第五代,目前世界上的五代機有美國的F22、俄羅斯的T50和我國坊間盛傳的“殲—20”。以F22為例,與前四代戰斗機相比,五代戰機的優勢在於,無論與四代戰斗機F15空戰對抗還是仿真模擬,F22從沒有輸過,說明第五代戰斗機有能力橫掃前四代戰機。這就為以后的發展提出了問題,也就是說,未來的第六代戰斗機也要讓第五代無力招架才算合格。
應該說,F22推出之后,美國空軍一向比較樂觀,在若干年裡一直沒有對手,直到去年俄羅斯推出自己的五代機T50,今年我國又傳出“殲—20”首飛的消息,刺激了美國的第六代戰斗機研究計劃。
據黃俊推測,六代機可能具備的特征有:隱身性能至少不低於五代機﹔在不同飛行狀態下均可高效飛行﹔完全的傳感器融合及高靈敏的環境感知系統﹔既可有人駕駛也可以無人駕駛﹔最有可能的是將使用定向能武器,如電磁炮、激光武器等。具備這樣的功能以后,第五代將不是它的對手。“如果真有‘殲—20’,隻說明我們有了自己的第五代,也需要考慮五代之后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