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收藏首頁|簡體|繁體
首頁評論時政台灣華人國際財經娛樂文史圖片社區視頻專題創投吉林南粵商城創新中原招商縣域環保創投成渝移民書畫IP電視華商滾動
海外網>>評論

曹林:不能把正常批評與合理懷疑歸為假新聞 

2013年05月14日08:35    來源:中國青年報        字號:
摘要:由於很多信息壟斷在一些部門和機構手中,信息在這種壟斷中更容易被操縱、被扭曲、被掩蓋,信息壟斷之下的操縱之害猛於民間傳言。假的就是假的,成不了真的,但信息壟斷之下某些人卻能指鹿為馬。

新媒體時代是信息爆炸的時代,信息爆炸給人們帶來了福利,能生活在一個更透明的社會中,但這種爆炸也給人們帶來了信息騷擾,且不說每天無數娛樂至死的垃圾信息耗散著我們的注意力,充斥於空間中的種種虛假信息更讓人頭疼。從“深圳最美女孩”到“流浪漢成千萬富翁”,再到讓人目瞪口呆的打車假新聞,假新聞不斷突破著公眾想像力。

安徽女子墜亡事件中,警方懲治了編造謊言者,有關部門也處罰了幾個在微博上故意制造和轉發謠言的博主。警方和互聯網管理者開出的幾張罰單,引起了社會對謠言和假新聞的反思。我的觀點是,假新聞當然需要依法懲治,造謠者也必須依法受到追究,這是原則。但與此同時,也須警惕借“造謠”指控,異化為打壓異見者、壓制不同觀點的棍子,借“假新聞”這種污名標簽壟斷話語權。

有必要弄清楚,哪些信息不是假新聞。

其一,事實並不是一開始就能夠水落石出,真相往往錯綜復雜,人們第一眼往往看到的都是表象和假象,根據自己的偏見去想像事實,加上有不願真相被揭開的人在掩飾事實制造假象,故意設置信息煙幕混淆視聽——這個過程中難免會有判斷的失誤。

也就是說,事實和真相並不是一次性呈現的,它的呈現是一個過程,真相呈現的過程中難免會有一些混雜的信息出現——新聞報道也是一個不斷接近真相的過程,記者調查發現新的事實,可能會推翻此前的判斷,並不意味著此前的報道就一定是“假新聞”。當然,在沒有充分証據和確鑿信源的調查過程中,記者應該盡可能地小心謹慎,克制自己的偏見、想像、妄斷和浮躁,用事實說話,有多少事實就說多少事實,用調查到的事實接近真相,而不能根據想像的碎片去拼湊一個完整的真相。但媒體和記者的調查手段是有限的,人的理性也是有限的,媒體不是審計署,不是中紀委,不是監察部,不能苛求媒體及媒體人做到百分百准確。

分享到:

(責編:吳楊)

相關新聞 >

視頻 >

  • 女毒販讓嬰兒吸毒女毒販讓嬰兒吸毒
  • 女生學校裡遭群打女生學校裡遭群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