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評論時政台灣華人國際財經娛樂文史圖片社區視頻專題陝西江西內蒙古山東吉林移民書畫商城環保縣域創投招商華商創新滾動

海外網>>評論

曹操墓中的兩具女尸是誰?盤點曹操的女人們【3】

2013年08月16日13:55|來源:海外網|字號:

摘要:兩具女骨,其中一個有不完整的頭骨,帶牙齒的下頜,部分肢骨和體骨,髖骨保存比較好,性別特征比較明顯﹔另外一個女性頭骨保存完整,有帶牙齒的下頜,部分肢骨和體骨。

  一種比較可能的推測是,她們倆是為曹操殉葬的。

  殉葬,俗稱陪葬,是指用動物或活人陪同死者下葬的喪葬風俗。用動物陪葬叫牲殉,用活人陪葬叫人殉。

  學術界一般認為,人殉現象出現於原始社會末期,即母系氏族社會向父系氏族社會過渡時期,或父系氏族社會產生的初期。這一現象在人類早期具有普遍性,世界各地的考古都有發現。如在兩河流域蘇美爾早王朝時期和古埃及第一王朝時期的不少陵墓中,便發現了人殉,在王陵附近還發現了大量人殉墓。

  但人殉以古中國最為突出。人殉一般是卑者為尊者殉,在以男性為中心的社會裡,嬌妻美妾、生前侍候主人的美女是殉葬的主體,之外則是為主人服務的男性臣僚、奴仆。中國人殉在先秦,特別是三代時的殷商時期,最為盛行。如在安陽殷墟侯家庄商王大墓考古發掘中,竟然發現有164具殉葬者的骸骨。

  秦始皇死后的大規模人殉,成了最后的絕唱。劉邦稱帝立漢后,廢除了這一慘無人道的喪葬惡習。但是,一直到近代,人殉現象都沒有徹底消失。

  曹操所處的時代,人殉惡習同樣陰魂不散,可以說是“陰風習習”。在吳國,人殉大行其道。在魏國,雖然沒有吳國厲害,但也不是不常見,此現象遭到當時有識之士的強烈抨擊。河間人沐並,便曾公開譴責當時“殺人以殉”的惡俗。

  曹操死后人殉,見於民間傳說。清人褚學稼在《堅瓠集-續集》有這樣一段文字——

  “順治初(公元17世紀中葉),漳河水涸。有捕魚著見河中有大石板,心怪之,旁有一隙,窺之黧然,疑其中多魚,乃由隙入。數十步得一石門,心怪之,出招諸捕魚者入。初啟門,見其中盡美女,或坐或倚或臥,分列兩行,有頃俱化為灰委地。內有石床,床上臥一人,冠服,儼如王者,中立一碑,漁人中有識字者就之,則曹操也。眾人因跪而斬之,磔裂其尸。諸美人蓋生而殉葬著,地氣凝結,故如生人。既而漏泄其氣,故遽成灰,獨操以水銀殮,其肌膚尚未朽靄也。”

  從上述可見,曹操死后給他陪葬的美女還不是一個兩個。褚學稼的記述,當是從民間傳說而來,當然不是真實的。《三國志》上也沒有記載,曹操死后哪位妻妾從死了。

  但是,曹操在生前確實考慮了在自己死后眾多妻妾的去向、生活問題。曹操在《遺令》安排自己后事的同時,對她們專門做好了安排:“吾婢妾與伎人皆勤苦,使著銅雀台,善待之繕汝等時時登銅雀台,望吾西陵墓田。余香可分與諸夫人,不命祭。諸舍中無所為,可學作組履賣也。”

  從《遺令》中看,對女人興趣很大的曹操,死后也沒有忘記讓自己的眾多妻妾為他服務,但不是要這些女人自盡為他殉葬,而是要她們今后不時登上離高陵不遠的銅雀台,給他跳舞唱歌。而較早時候曹操甚至表示,在自己死后,讓妃女成為自由人,改嫁他人。總的說來,曹操對她們還算負責任的。“分香賣履”后來成為臨死前惦記妻兒的代名詞。

(責編:宋勝男、牛寧)

分享到:

文藝生態,棚虫,晚會虫,生命線,晚會生態鏈

時政國際評論台灣華人文史財經

最新熱點>

嫖客稱得知賣淫女未成年倍感痛心 助其脫困

揭秘:戴笠死后女秘書為何被秘密處決?

熱圖>

視頻>

論壇熱帖>

猜你喜歡>

桂林一學校附近發生爆炸 已致1死20多人傷

滬自貿區或試水人民幣自由兌換 專家:需謹慎

評論|時政|台灣|華人|國際|財經|娛樂|文史|圖片|社區|視頻|專題|滾動

陝西|江西|內蒙古|山東|吉林|移民|書畫|商城|環保|縣域|創投|招商|華商|創新

網站地圖 | 關於海外網 | 廣告服務 | 海外網招聘 | 聯系我們 | 法律顧問:北京岳成律師事務所
海外網版權所有 ,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使用
京ICP備12041252號
投稿郵箱:tougao@haiwainet.cn
Copyright © 2011-2013 by http://www.haiwainet.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