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評論時政台灣華人國際財經娛樂文史圖片社區視頻專題陝西江西內蒙古山東吉林移民書畫商城環保縣域創投招商華商創新滾動

海外網>>評論

劉樹成:把握經濟增長中線靠改革

2013年09月02日08:18|來源:北京日報|字號:

摘要:經濟增長由經常沖出上限進入了要守住下限的情況。守住下限是被動的,把握中線才是主動的。

  早在上世紀90年代,我們就已經提出了“適度增長區間”、經濟增長的“上限”和“下限”問題。那時認為“下限”不成問題,經濟增長經常沖出“上限”。所以,我們提出要把握適度增長區間的“中線”。宏觀調控也好,經濟發展也好,都要把握一個中線。

  守住下限的必要性體現在哪裡?

  2011年時,在強調改革開放三十年以來兩位數高速增長不會再來的背景下,大家都說要轉方式、調結構、促改革。這個時候大家還都覺得我們的速度不成問題。從2010年第一季度起,在應對國際金融危機的“V”字形反轉,GDP達到11.9%這個小高峰以后,一直到2012年第三季度,GDP增長率連續十個季度下滑。大家也還沒有感覺到速度問題緊迫,只是認為潛在增長率在下降。去年第四季度反彈到7.9%,大家覺得2013年是一個溫和回升了。結果沒想到,今年第一二季度又往下降,降到第二季度的7.5%。總的來說,從2010年第二季度到2013年第二季度,連續十三個季度出現了“穩中下滑”的態勢。這就帶來了一個問題,經濟增長降到什麼時候為底?

  第二季度一下子降到7.5%,如果政府再不出手,三四季度繼續滑下去,全年將會低於7.5%,這將是1998年以來的15年中唯一一個低於年初《政府工作報告》經濟增長目標的年份。現在,經濟增長由過去經常沖出上限,進入到了要守住下限的情況。經濟增長沖出上限,不利於轉方式、調結構﹔而經濟增長滑出下限,或連續在下限邊緣運行,也會帶來一系列新問題,也不利於轉方式、調結構。守住下限,是被動的。與其守住“下限”,不如把握“中線”。

  我們應通過哪些改革措施來把握經濟增長中線?

  如何把握經濟增長的中線?靠改革。現在正在採取許多“穩增長”的措施,社會上稱之為“微刺激”。從國務院常務會議來看,從6月中旬到7月31日一個半月,就有六次研究部署“穩增長”。第一次是6月19日,研究金融支持問題。6月26日,研究加快棚戶區改造。7月3日,討論了激活財政存量問題。7月12日,研究節能環保產業和信息消費問題。7月24日,討論了小微企業的減免稅。7月31日,研究政府購買公共服務,加上城市基礎設施建設問題。這些是必要的,但我感覺這些過於“碎片化”,應提出來一個總體對策方案,不僅對我們的改革寄希望於拿出一個總體方案來,而且對經濟發展也需要有一個新形勢下的總體方案。改革的總體設計和發展的總體設計應該是相互呼應的,相互聯系的。

  為什麼說潛在經濟增長率“大幅度下台階”不是客觀規律?

  如果把改革和發展結合起來的話(當然改革和發展各有各的問題),支持城鎮化的推進是一個很好的抓手。城鎮化既推動投資也推動消費,既促進發展也促進改革。城鎮化的推進涉及到一系列的改革問題、發展問題,都包含在這裡面。

  現在大家講我們的城鎮化率統計是52%,我認為實際上隻有35%。按照這樣一個城鎮化率,目前我國經濟發展和增長的態勢不應該是大幅度下滑的。這中間就出現了一個制度性的問題,出現了體制機制障礙。不管你認為今后潛在經濟增長率要降到多少,客觀上說,到2020年這七八年內,新型城鎮化的推進,人的城鎮化的推進,如果處理得好,改革配套得好,經濟增長還能保持一個相當可觀的速度,但千萬不要突破10%。潛在經濟增長率這個台階下多大?現在說潛在經濟增長率“下台階”是客觀規律,這沒錯﹔但是要說要“大幅度下台階”,我認為這不是客觀規律。日本、韓國、德國加起來還沒有中國大,人口也沒有我們多,我們城鎮化的任務還非常艱巨,從中國國情出發,“下台階”應是一個漸進的過程,不應該像日本、韓國、德國那樣大幅度地下台階。

  (作者為中國社會科學院學部委員)

(責編:浩軒)

分享到:

經濟,中線 下限 上限 改革和發展 把握適度 經濟增長率 下台階 政府工作報告 穩增長 大幅度下台階

時政國際評論台灣華人文史財經

最新熱點>

嫖客稱得知賣淫女未成年倍感痛心 助其脫困

揭秘:戴笠死后女秘書為何被秘密處決?

熱圖>

視頻>

論壇熱帖>

猜你喜歡>

桂林一學校附近發生爆炸 已致1死20多人傷

滬自貿區或試水人民幣自由兌換 專家:需謹慎

評論|時政|台灣|華人|國際|財經|娛樂|文史|圖片|社區|視頻|專題|滾動

陝西|江西|內蒙古|山東|吉林|移民|書畫|商城|環保|縣域|創投|招商|華商|創新

網站地圖 | 關於海外網 | 廣告服務 | 海外網招聘 | 聯系我們 | 法律顧問:北京岳成律師事務所
海外網版權所有 ,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使用
京ICP備12041252號
投稿郵箱:tougao@haiwainet.cn
Copyright © 2011-2013 by http://www.haiwainet.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