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評論時政台灣華人國際財經娛樂文史圖片社區視頻專題陝西江西內蒙古山東吉林移民書畫商城環保縣域創投招商華商創新滾動

海外網>>評論

華益文:兩條絲路 一樣精彩

2013年09月13日07:15|來源:海外網-《人民日報海外版》|字號:

摘要:近日,習近平主席在出訪中亞國家期間提出共同建設“絲綢之路經濟帶”的戰略構想。對於此,習近平提出“以點帶面,從線到片,逐步形成區域大合作”的工作思路,並為此提出加強政策溝通、道路聯通、貿易暢通、貨幣流通、民心相通的“五通”舉措。同樣,這“五通”舉措也適用於打造“海上絲綢之路”。

近日,習近平主席在出訪中亞國家期間提出共同建設“絲綢之路經濟帶”的戰略構想。此前,李克強總理在出席第十屆中國—東盟博覽會和中國—東盟商務與投資峰會期間提出續寫“海上絲綢之路”的歷史輝煌。

2100多年前,張騫兩次出使西域開辟了一條連接歐亞的陸上“絲綢之路”。同樣在2000多年前,中國與東南亞開通了海上“絲綢之路”。在新時期,沿著陸上和海上“古絲綢之路”構建經濟走廊, 將給中國以及沿線國家和地區帶來更加緊密的經濟聯系和更加廣闊的發展空間。

這兩條“絲綢之路”,一個靠陸,一個向海,所經地區在我國周邊外交戰略中佔據重要位置。中亞擁有豐富的能源等自然資源,歷來是連接歐亞大陸的戰略走廊,是我國向西開放的必由之路。陸上“絲綢之路經濟帶”東端連著充滿活力的亞太地區,中間串著資源豐富的中亞地區,西邊通往歐洲發達經濟體,沿線國家經濟互補性強,互利共贏的合作潛力巨大。東南亞是我國戰略意義上的南大門,我國與東盟國家文化相通,血脈相親,是天然的合作伙伴。“海上絲綢之路”將中國和東南亞國家臨海港口城市串起來,通過海上互聯互通、港口城市合作機制以及海洋經濟合作等途徑,最終形成海上“絲綢之路經濟帶”,不僅造福中國與東盟,而且能夠輻射南亞和中東。

橫貫歐亞的“絲綢之路經濟帶”與面向東盟的“海上絲綢之路”相得益彰,契合中共十八大確定的我國國內發展和對外開放戰略,體現了我國外交戰略布局。這兩條“絲綢之路”連同不久前我國提出的 “中緬孟印經濟走廊”和“中巴經濟走廊”,將極大地拓展我國經濟發展戰略空間,為我國經濟的持續穩定發展提供戰略支持,同時也會促進沿線國家的經濟社會發展,這也將給我國帶來巨大的地緣政治利益。

這兩條“絲綢之路”的構建,擁有“天時地利人和”的有利條件。過去10年是中國與中亞國家關系加速發展的10年,在此次習近平主席出訪之后中國與中亞五國已全部建立起戰略伙伴關系,今后10年將是雙方構筑全方位、高水平關系的“黃金十年”。中國與東盟建立戰略伙伴關系10年來,雙方攜手開創了合作的“黃金十年”,今后也完全有能力創造新的“鑽石十年”。

當然,打造新時代的“絲綢之路”也還存在一些風險和挑戰:個別國家政治局面不穩,基礎設施落后,經貿法規薄弱﹔國家之間磕磕絆絆、疙疙瘩瘩的事情不少,中國與一些國家之間也免不了有一些矛盾。但“絲綢之路”沿線國家加強與中國合作是大勢所趨,而合作確實給雙方帶來實惠,雙方關系本質上是互利共贏的。中國堅持相互尊重、互不干涉內政的原則來處理同有關國家的關系,在這些地區不謀求勢力范圍,不搞排他性合作,不追求利益最大化。新“絲綢之路”將有利於中國與這些國家形成良性互動、合作共贏的局面。

對於共建“絲綢之路經濟帶”,習近平提出“以點帶面,從線到片,逐步形成區域大合作”的工作思路,並為此提出加強政策溝通、道路聯通、貿易暢通、貨幣流通、民心相通的“五通”舉措。同樣,這“五通”舉措也適用於打造“海上絲綢之路”。中國領導人的倡議已開始得到有關國家的積極響應。

我們有理由預期,兩條“絲綢之路”,前景一樣精彩。

(作者為國際問題專家)

【海外網評:習近平首次中亞行】

王鸝久:習近平出訪點亮“絲綢之路”

高峰:習近平中亞行透露西線戰略意圖

梅新育:G20峰會,中國當如何作為?

宋光茂:莫讓G20峰會被敘利亞問題綁架

王義桅:如何增強G20的生命力?

(責編:牛寧)

分享到:

絲綢之路 望海樓 絲路 黃金十年 五通 互不干涉內政 海上絲綢之路 經濟走廊 互利共贏 聯通

時政國際評論台灣華人文史財經

最新熱點>

為讓女兒獨立 母親13年謊稱自己不是親媽

探秘蔣介石和宋美齡住過的“小白樓”(圖)

熱圖>

視頻>

論壇熱帖>

熱點推薦>

長春衛生局房產風波:稱收入合法 紀委介入

房租上漲勢頭不減 北漂不堪壓力逃離北京

評論|時政|台灣|華人|國際|財經|娛樂|文史|圖片|社區|視頻|專題|滾動

陝西|江西|內蒙古|山東|吉林|移民|書畫|商城|環保|縣域|創投|招商|華商|創新

網站地圖 | 關於海外網 | 廣告服務 | 海外網招聘 | 聯系我們 | 法律顧問:北京岳成律師事務所
海外網版權所有 ,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使用
京ICP備12041252號
投稿郵箱:tougao@haiwainet.cn
Copyright © 2011-2013 by http://www.haiwainet.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