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評論時政台灣香港華人國際財經娛樂文史圖片社區視頻專題 新加坡吉林南粵商城創新中原招商縣域環保創投成渝移民書畫IP電視 華商滾動 紙媒
2014年01月10日14:20|來源:海外網|字號:
沒有勝算的“游戲”
香港中文大學大學線月刊在2013年1月做了一期名為《解構“港獨”》的專題,採訪了一些香港學者和年輕人。
香港中文大學政治與行政學系講師李家翹認為,“港獨”並不是香港的主流聲音。香港人很現實,他們知道香港“獨立”后弊大於利,所以“他們由骨子裡都不相信香港有可能會發起港獨”。“搞港獨可能會停水,可能連東江水也沒有”,李家翹博士以此例表示香港“獨立”后患不窮,不得人心。他估計,“港獨”死忠隻有幾十人。
經濟學者關焯照也表示,香港經濟絕對不能走回頭路,港人也不願意回到上世紀六七十年代的光景。“香港根本沒有足夠資源自給自足,假若香港獨立,沒內地政策支援,我想香港和阿富汗無區別,到時香港必死!”他認為,鼓吹“港獨”的社運人士居心不良,大部分港人也不會認可“港獨”。
在專訪中,張漢賢表示,他們只是一些所謂的有“共同理想”的人,他們所做的也無非是一種“表達政治觀念”的“游戲”。身為“港獨”群組發起人之一的張漢賢並不認為自己的行為有“港獨”傾向。
矛盾之源
採訪中,幾個香港大學生也發表了自己的看法,他們對“港獨”很反感。但從某種程度上來說,他們也認為“港獨”只是左翼人士為泛民主派中小部分極端分子帖的“標簽”,實際上“招顯聰”們的行徑與“自治運動”並無太大差別。
“香港獨立”確無可能,但“自治運動”越發活躍卻是不爭的事實。參與者聲稱承認《基本法》和一國兩制原則,隻要求擴大香港的自治權,因此內地人士將“香港自治”看作“香港獨立”,也在效果上激化了陸港矛盾。即使中央已經表態2017年香港可實行普選。李家翹認為,意識形態差異使當前的矛盾越發尖銳。
近年來,越來越多的內地人士進入香港,成為“港漂”,讓不少保守的港人認為“他們拉高了房價,搶奪了自己的工作機會”﹔雙非孕婦、水貨客等群體也讓港人產生怨言。一系列由內地人帶來的負面問題讓港人“忍夠了”,因此“蝗虫”就成了少數保守派對內地人士的蔑稱。
不容忽視的是,香港回歸以來,中國不斷的發展進步,令香港的風光時刻越來越少。而香港的國際地位也逐漸被上海等新金融中心趕超,落差也能為矛盾的產生提供一個解釋的維度。
稿源:觀察者網
![]() |
(責編:牛寧、鄒雅婷)
港獨 香港政黨 港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