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評論時政台灣香港華人國際財經娛樂文史圖片社區視頻專題 新加坡吉林南粵商城創新中原招商縣域環保創投成渝移民書畫IP電視 華商滾動 紙媒

海外網海外網>>評論>>海外輿論>> 正文

外媒:法國總統偷情 私生活還是政治事件?【2】

2014年01月17日09:35|來源:海外網|字號:

《世界報》提供了一個例子。在2013年底,法國第一女友瓦萊麗的一個孩子購買了少量的大麻,這條信息很快被《靠近》雜志報道。警方對於此事的調查報告也很快在外界泄漏,奧朗德當然明白這是政府內部那些薩科齊支持者的行動,但他沒有找到解決的辦法。

瓦萊麗在艾麗舍宮的待遇,也決定了這不僅僅是單純的私生活。奧朗德和瓦萊麗並未結婚,按理說,法國沒有第一夫人。如果情況的確如此,奧朗德換幾位女友都是屬於他的私人問題。但是,奧朗德顯然沒處理好這事。在總統府,瓦萊麗不僅擁有一間辦公室,還有配備了一個五人團隊,以及保安、一位司機和幾位秘書等等。盡管瓦萊麗並未領取薪水,但是這些行政開支,都是從納稅人交納的稅收中支付。

在接受《解放報》採訪中,巴黎十二大憲法學教授勒瓦德(Anne Levade)認為:“法律並未明確法國總統配偶的地位。從目前來看,並沒有存在第一夫人的法律地位。”但是,他也指出:“瓦萊麗所得到的待遇,這是總統的選擇,撥付一個官方預算,等於是認可其配偶身份。”

至少,從奧朗德在2012年當選以來,重要的外交陪同,都是由瓦萊麗以第一夫人的身份去完成。於是,法國人還面臨的另外一個問題是,奧朗德將在2月訪問美國會晤奧巴馬,此前安排的瓦萊麗偕同出訪是否依然?

這些,都遠遠超出奧朗德和那些政客口中的私生活問題。剛剛被著名時尚雜志《Glam' mag》列入2014年全球最性感的百位男子的法國男性,85歲高齡的菲利普·泰鬆在《觀點》雜志網站上撰文,標題就是“是奧朗德混淆了公眾生活和私生活”。

法國媒體結束羞答答的時代

在關於政客的私生活問題上,法國媒體一直以保護隱私的名義,努力保持與盎格魯·撒克遜國家那種不顧面子窮追不舍的報道方式不同。盡管在這個國家,總統的地下戀情已經遠非偶然,而幾乎是成為一種傳統。

正如現在在法國人盡皆知的密特朗總統的感情故事。1961年,密特朗45歲的時候,遇到了當時18歲的潘若(Anne Pingeot),之后總統的雙重生活就此開始。但要等到1994年,《巴黎競賽》周刊才向公眾爆料這段漫長的婚外戀情,並透露密特朗有一位私生女。那些知情的記者,為這個秘密至少封口了二十年。

此后的季斯卡·德斯坦總統是公開的花痴,他與眾多女星有染。而希拉克總統,更是可以毫不猶豫地離開妻子去投奔情人的情場高手。甚至在1974年到1976年期間,因愛上一位《費加羅報》的女記者夏布裡東(Jacqueline Chabridon)而被傳計劃離婚。這些總統的花邊消息,法國媒體都為他們嚴守秘密。

到了薩科齊時代,對總統私生活禁口的媒體開始有點放鬆。也因為薩科齊願意在媒體上展示他的家庭生活。比如在2007年底,同樣是《靠近》雜志抓拍到薩科齊與其新女友布呂尼在巴黎迪斯尼樂園散步的畫面,外界傳說這是薩科齊一手安排的“偶遇”。

社交網絡的普及化,也是迫使法國媒體做出改變的因素。互聯網讓即便是總統的隱私,也難以再僅僅局限於某個小圈子內流傳。

巴黎美國學院的媒體專家弗雷澤(Matthew Fraser)透過英國《衛報》的採訪指出,與英國或者美國的媒體可以自由地刊登一些能夠被証實真實的事件相反,法國法律不會關注“事實”。在法國,侵犯個人私生活是違法的,即便是真實存在。因此,這並非僅僅是文化差異,這是法律。

但是,隨著生活和信息傳播方式的改變,法律和媒體也必定會做出調整。

“我才不在乎奧朗德要宣布的什麼政策,我想要知道的是他和瓦萊麗的事。”一位美國記者在14日下午奧朗德的新年記者招待會前夕說。

“瓦萊麗現在的情況怎樣?”參與招待會的600多位記者中的一位問到。“她正在修養中,我不會對此發表其他評論。”奧朗德極其冷淡地回答。

(責編:牛寧)

分享到:

分享到唐人街BBS

奧朗德 私生活 法國總統

評論時政國際娛樂文史地方華商

熱圖>

最新熱點>

盤點世界各國文藝兵和勞軍拉拉隊(組圖)

娛樂炫圖>

最新排行 >

史海鉤沉>

精選圖片>

視頻>

論壇熱帖>

猜你喜歡>

“圓臉大賽”爆紅網絡 圓臉惹人愛完爆瓜子臉

盤點香港10大豪門媳婦(組圖)

評論|時政|台灣|香港|華人|國際|財經|娛樂|文史|圖片|社區|視頻|專題|滾動

吉林|南粵|商城|創新|中原|招商|縣域|環保|創投|成渝|移民|書畫|IP電視|華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