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評論時政台灣香港華人國際財經娛樂文史圖片社區視頻專題 新加坡吉林南粵商城創新中原招商縣域環保創投成渝移民書畫IP電視 華商滾動 紙媒
2014年03月03日06:57|來源:海外網|字號:
摘要:真實的狀況是“順差在中國,利潤卻在國外”。 |
商務部最新數據顯示,2013年我國進出口總值25.83萬億人民幣,扣除匯率因素同比增長7.6%,其中出口額2.21萬億美元,進口額1.95萬億美元。這是我國年度進出口總值首次突破4萬億美元的關口,超過美國成為全球最大貿易國。
然而,對於這個頭銜,我們還須理性看待,因為貿易的真實狀況未必如我們所看到的那樣。經濟全球化早已經改變了國際貿易模式,現有的以進出口產品總值為基礎的國際貿易統計框架已無法准確反映全球貿易的增長和失衡格局,如今,一國貿易的真實情況並非體現在規模和速度上,而是更集中反映在一國所創造的增加值上。
事實上,在全球價值鏈主導貿易新格局的大背景下,當前依據原產地原則進行的傳統總量貿易統計存在許多弊端,導致貿易“被增長”:一方面,由於大量中間品貿易的存在,統計跨境總量貿易而非淨增加值會產生大量重復計算﹔另一方面,由於沒有反映出產品在生產環節上的流動,雙邊貿易統計中包含了他國中間投入品價值,造成了大量貿易被重復計算。2011年以來,由世界貿易組織推動國際貿易統計改革,並在新框架中以“貿易增加值核算”替代“貿易全值核算”,讓世人對全球貿易分工和全球價值鏈有了新的認識,也讓我們不得不重新審視我國在全球格局中的地位。
改革開放以來,通過加工貿易方式切入全球價值鏈,我國迅速發展成為全球價值鏈體系的重要環節。這種模式雖然使得我國本土企業有機會直接參與國際分工,但由於全球價值鏈“微笑曲線”高價值兩端為發達國家的跨國公司所控制,本土產業始終缺乏自主創新能力和核心技術,利潤微薄,依靠發達國家技術外溢的機會逐漸減少,其發展路徑長期被鎖定在全球價值鏈的低端環節。
長期以來,中國“虛胖”的貿易規模和份額增長非但沒有帶來利益分配的增長,反而加劇我國與主要貿易伙伴之間的摩擦。真實的狀況是“順差在中國,利潤卻在國外”。本世紀以來,以跨國公司為主導的要素和產業價值鏈縱向分工方式的形成和高度細分化,產業間分工、產業內分工和產品內分工並存,推動了產業在國家間的新一輪轉移,產業鏈縱向的高度分工化,即發達國家跨國公司佔據研發、品牌銷售渠道等高端環節,而把加工、組裝、制造等相對勞動密集度高的產業環節轉移到像中國這樣的低成本國家。由此,全球價值鏈就按“產業轉移——價值增值變化——利潤轉移——貿易利得扭曲”的路徑,通過加工貿易、轉口貿易、跨國公司內部貿易等途徑跨國公司通過高價格進口原材料和零部件,低價格出口整機產品,使我國利潤大量轉移境外。
后金融危機時代全球貿易的新趨勢表明,未來十年全球競爭將是價值鏈的競爭,依靠低成本優勢建立起來的國家比較優勢已難以為繼。中國制造業必須建立成本領先之外的競爭力,向生產率要效益,向價值鏈的上游攀升。由於我國加工貿易的零部件和原材料過度依賴進口,形成了研發和營銷“兩頭在外”的模式,再加上加工貿易國內價值鏈過短,對配套產業的帶動作用不足。因此,需要進一步調整加工貿易的方式結構,加快搭建和延長國內價值鏈。
與此同時,如果能讓成本上升的壓力成為一種有效的倒逼機制,下大力氣向那些技術水平較高、規模報酬遞增特征明顯、產業盈利能力較強的產業結構轉換,或許才有可能真正獲得全球貿易分工中的利益分配,有底氣淡定面對全球貿易中的“多面夾擊”和“釜底抽薪”,從而真正從貿易大國走向貿易強國。
(張茉楠,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副研究員,海外網專欄作者)
海外網評論頻道原創,轉載請注明來源海外網(www.haiwainet.cn),否則將追究法律責任。
推薦閱讀·張茉楠專欄:
(責編:於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