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評論時政台灣香港華人國際財經娛樂文史圖片社區視頻專題 新加坡吉林南粵魯東商城創新中原招商縣域環保創投成渝移民書畫IP電視 華商紙媒滾動

海外網海外網>>評論>>原創評論>> 正文

張茉楠:紓解中國經濟痼疾應提高投資效率

2014年04月08日06:47|來源:海外網|字號:

摘要:中國的問題不在於投資率而在於投資效率。未來五年,中國需要以提高資本形成效率為核心推動相關領域改革。

中國企業走出去(資料圖)

一國改革成功的關鍵在於能否設計出比較高效率的制度供給,面對中國資本形成效率惡化,以及債務率急速上升的狀況,應通過深化改革,激發市場活力提高中國資本形成和配置效率。

最近五年中國資本效率持續下降。國際金融危機以來,以地方政府為主導的投資擴張,使得對資金有飢渴症的地方政府通過表外貸款、銀行間債務融資等形式與金融機構對接,大量資金流向了地方融資平台和政府驅動投資的行業,特別是大型國有企業。

這樣,一方面導致了包括政府、大型國有企業資產負債率的大幅上升,資產負債表出現了明顯惡化。與此同時,由於“預算軟約束”的存在,也導致金融資源過度傾斜,繼續錯配到產能過剩的大型國有行業之中,由於國企與政府之間的關系始終是無法理清,即便在實施自負盈虧之后,國企也可以享受政府的隱形擔保,這樣就大大推升了這些企業的資產負債率。

另一方面,“政府失靈”的效應也進一步凸顯出來:地方政府的政策性補貼扭曲了要素市場價格,壓低投資成本,體制上的根本性弊端扭曲了地方政府和國有企業的投資行為,大量增量資金投向投資驅動型領域,造成了普遍的結構性產能過剩和投資效率及資源配置效率的下降。

如何認識中國的高投資率與高儲蓄率決定了中國未來的發展路徑問題。過去35年,中國GDP平均增長率是9.8%,其中最大的貢獻是資本積累,約佔60%左右。投資與儲蓄的比例和結構是由中國經濟所處的特定階段和人口結構所決定的,它會隨著中國經濟發展水平、人均收入以及人口結構的變化而逐步趨向合理,不宜人為進行調整,更不宜直接套用早已進入后工業化和高收入階段的發達國家的指標去衡量。

當前,中國經濟改革和經濟增長不是互為消長的關系,不應把經濟改革理解為增長抑制性的,實際上,通過改革可以真正創造出新的制度紅利和效率紅利。盡管中國經濟難以像過去一樣實現10%以上的高增長,但同時中國經濟也正在進入一個嶄新的階段和全面轉型的時期。高儲蓄率依然是中國的優勢,如果很好地將儲蓄轉化為有效率的投資,將會形成當前乃至長遠的資本存量,這對中國經濟高質量的增長是有益的。

中國的問題不在於投資率而在於投資效率。未來五年,中國需要以提高資本形成效率為核心推動相關領域改革。一是進一步深化投資體制改革,打破條塊分割、市場分割,切實保障企業和個人投資自主權。轉變要素價格形成機制,消除要素價格“多軌制”的現象,加快形成“統一開放,競爭有序”的市場體系,釋放市場投資主體活力。

二是推進融資渠道市場化,為企業投資提供有效的資金支持。通過發展股票市場、債券市場等多層次資本市場提高全社會融資效率。

三是建立市場化的企業資本金補充機制,使企業恢復到健康的資產負債率水平。通過市場化方式(留存利潤、權益融資、私募基金、股權轉讓等)補充企業資本金。

四是提高政府投資效率,發揮政府投資對技術創新和科技研發的重要推動作用。通過政府投資的宏觀導向作用,在基礎研究和產業發展的共性技術領域加大研發活動的資金支持,鼓勵官產學研金共建創新聯盟,促進技術創新、人力資本積累和企業設備投資改造。

五是落實負面清單制度,激發民間投資活力。由於壟斷經營的存在,民營資本很難進入或者充分進入。建議政府在充分借鑒和調研的基礎上,盡快制定負面清單的時間表和路線圖。通過負面清單制度,有效地保証市場准入,激發市場潛能。抑制地方政府競爭性投資,激發民間資本市場活力,進而提高社會資金的形成和配置效率。

(張茉楠,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副研究員,海外網專欄作者) 

海外網評論頻道原創,轉載請注明來源海外網(www.haiwainet.cn),否則將追究法律責任。


【張茉楠專欄推薦閱讀】

張茉楠:理性看待中國宏觀經濟的三大問題

張茉楠:做強股市,打通中國經濟“任督二脈”

張茉楠:創新宏觀調控我們能做什麼?

(責編:牛寧)

分享到:

分享到唐人街BBS

評論時政國際娛樂文史地方華商

熱圖>

最新熱點>

MH370航班失聯滿月 乘客家屬辦祈福活動

娛樂炫圖>

最新排行 >

史海鉤沉>

精選圖片>

視頻>

論壇熱帖>

猜你喜歡>

1901年八國聯軍鐵蹄下淪陷的北京城

烏魯木齊特警進行警用器械訓練

評論|時政|台灣|香港|華人|國際|財經|娛樂|文史|圖片|社區|視頻|專題|滾動

吉林|南粵|魯東|商城|創新|中原|招商|縣域|環保|創投|成渝|移民|書畫|IP電視|華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