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評論時政台灣香港華人國際財經娛樂文史圖片社區視頻專題 新加坡吉林南粵魯東商城創新中原招商縣域環保創投成渝移民書畫IP電視 華商紙媒滾動
2014年04月21日06:42|來源:海外網|字號:
摘要:在烏大選前夕,事態充滿變數,靠四方協議促使烏局勢走向穩定的前景,似乎是脆弱的。 |
四方會議呼吁解決烏克蘭局勢
4月17日,烏克蘭問題四方會談取得突破性進展。美、歐盟、俄、烏一致同意採取切實步驟緩解緊張局勢並達成臨時協議,要求各方保持克制,避免任何形式的暴力、侮辱性和挑舋行為,譴責烏境內各種形式的極端主義、種族主義和宗教偏見,所有非法組織武裝須解除,呼吁民眾撤出非法佔據的私人和公共建筑物。這一成果可謂是四方為促進烏局勢穩定邁出了一小步,其前景還不能過於樂觀。
目前,烏克蘭問題已從克裡米亞危機階段轉向烏東部危機階段。四方會談前夕,美歐與俄、烏臨時政府與東部親俄勢力已處於劍拔弩張、內戰一觸即發狀態。盡管如此,四方會談還是如期舉行。俄羅斯很清楚,四方會談實際上是“三對一”——俄為一方,美歐烏為另一方。態勢上雖對俄不利,但俄仍赴會談判,一是為避免局勢升級,減緩已有的和更大的壓力﹔二是謀求就俄提出烏政體改為聯邦制進行談判,以影響5月下旬將舉行的烏大選。會談中雙方立場尖銳對立、互不相讓,但都不願撕破臉皮、使局勢失控。因而,四方達成臨時協議的主要目的,便是緩和當前局勢,繼續探討政治與外交解決危機的出路和辦法。
在四方會談中,烏克蘭顯然扮演了一個“小伙伴”的角色,夾在美歐與俄之間,無法一如既往堅持自己的強硬立場。會談舉行前,烏代總統圖爾奇諾夫就作出了“姿態上的讓步”,建議5月大選與公投同時舉行,由全民公投來決定烏是否改為“聯邦制”。俄羅斯的意圖很明顯,在拿下克裡米亞又無法改變烏成為歐盟“准成員國”這一現狀下,下一個目標就是要使5月大選后的烏克蘭“聯邦化”,以便烏東部能牽制住基輔政權的內外政策,防止烏加入北約,確保烏東部和整個烏克蘭繼續成為俄安全的“緩沖地帶”。然而,一旦實行聯邦制,能否最終消除烏國內危機,使之走向穩定統一,而不會日后走向分裂,還是未知數。
四方臨時協議雖已達成,但烏臨時政府能否控制住東部局勢,東部親俄力量會否響應協議呼吁,尚不明朗。眼下,好壞消息兼有。在東部親俄民兵沒有自行解除武裝並繼續佔據政府機構大樓的同時,“頓涅茨克人民共和國”臨時聯合政府主席普希林頓表示,聯邦制支持者願意參加季莫申科倡議的由集會者、其它地區代表及所有黨團政治家參與的圓桌會議。
就美俄而言,總統奧巴馬對四方協議持“謹慎態度”,國務卿克裡、總統國安事務助理蘇珊•賴斯相繼要求俄“立即全面遵守”四方協議共識,否則將面臨進一步制裁,還敦促俄發揮影響力促使東部親俄勢力遵守協議。俄則強硬回應稱,落實協議責任在與會各方,美新制裁威脅不利營造對話氣氛,“令人難以接受”。美歐對俄能否履行協議、勸阻東部親俄勢力抱有疑慮。同樣,俄對美歐烏三方是否願接受俄“聯邦制”主張也深表懷疑。可見,目前雙方的利益訴求還未達致一個平衡點,而促使彼此達致最終妥協。在烏大選前夕,事態充滿變數,靠四方協議促使烏局勢走向穩定的前景,似乎是脆弱的。
迄今為止的事態演變表明,烏克蘭危機實質上是美歐與俄進行地緣戰略爭奪、擴張或保住各自利益和勢力范圍的產物,是蘇聯解體后歐洲地緣政治與戰略格局劇變帶來的“冷戰后遺症”的延續,而非所謂烏國內兩股政治勢力和美歐與俄之間為“民主”的角力,“民主”只是各方為改變現狀的口號和手段而已。
(俞曉秋,國際關系學者,海外網專欄作者)
海外網評論頻道原創,轉載請注明來源海外網(www.haiwainet.cn),否則將追究法律責任。
推薦閱讀
(責編:宋勝男)